第342頁
這種不厭其煩的計算造成的不確切的結果,使馬克思把一件在我看來實際上並不怎麼重要的事情看得過于重要了。我指的是他所說的貨幣資本的「游離」。在上述的假定下,實際情況是這樣的:
不管勞動期間和流通時間的比例如何,也就是不管資本I和資本II的比例如何,在第一個周轉結束以後,照例經過一段和勞動期間的長短相等的間隔時間,就會有一個勞動期間所必需的資本——也就是有一個同資本I相等的資本額——以貨幣形式流回到資本家手裡。
315
如果勞動期間=
5周,流通時間=
4周,資本I=
500鎊,則在第
9、
14、
19、
24、
29周的周末(依此類推),各有一個
500鎊的貨幣額流回。
如果勞動期間=
6周,流通時間=
3周,資本I=
600鎊,則在第
9、
15、
21、
27、
33周的周末(依此類推),各有
600鎊流回。
最後,如果勞動期間=
4周,流通時間=
5周,資本I=
400鎊,則在第
9、
13、
17、
2l、
25周的周末(依此類推),各有
400鎊流回。
在流回的貨幣中,對於當前的勞動期間來說是否有或者有多少是多餘的部分,從而要游離出來,是沒有關係的。假定生產按照當前的規模不間斷地進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貨幣,也就是要有貨幣流回,而不管它是否「游離」。如果生產中斷,游離也就停止。
換句話說:的確有貨幣游離出來,從而以貨幣形式形成一種潛在的只是可能的資本;但是,這個結果,不僅在本文詳細敘述的各種特殊條件下發生,在一切情況下都會發生,規模也比本文所說的要大。就流動資本I來說,產業資本家在每個周轉結束時所處的地位,完全和企業開始時一樣:資本家手頭一下子又會有全部流動資本,可是只能逐漸地把它再轉化為生產資本。
本文的要點在於論證:一方面,產業資本的一個可觀的部分必須不斷處于貨幣形式;另一方面,一個更加可觀的部分必須暫時取得貨幣形式。這個論證,至多不過由於我加的這個注得到了加強。——弗·恩·}
316V、價格變動的影響
以上我們一方面假定價格不變,生產規模不變,另一方面假定流通時間縮短或延長。現在,我們反過來假定周轉期間的長短不變,生產的規模不變,但另一方面假定價格有變動,也就是說,假定原料、輔助材料和勞動的價格下跌或上漲,或者前兩種要素的價格下跌或上漲。假定原料和輔助材料的價格,和工資一樣,都下跌一半。這樣,在我們的例子中,每週的預付資本就不是
100鎊,而是
50鎊,一個
9周的周轉期間需要的預付資本就不是
900鎊,而是
450鎊。
首先,預付資本價值就有
450鎊作為貨幣資本分離出來,但是生產過程按相同的規模和以相同的周轉期間繼續進行,周轉期間也和以前一樣分成兩部分。年產量也不變,不過它的價值減少了一半。這種伴隨着貨幣資本供求上的變動的變動,既不是由於流通的加速,也不是由於流通貨幣量的變化。正好相反。
生產資本各種要素的價值或價格下跌一半這一情況,首先會引起這樣的結果:為這個仍舊按相同規模繼續經營的企業X而預付的資本價值減少了一半;既然企業X首先是把這個資本價值以貨幣形式也就是作為貨幣資本預付的,所以,該企業X投入市場的貨幣也只有原來的一半。投入流通中的貨幣量將會減少,因為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已經下跌。這是第一個結果。
第二,原預付資本價值900鎊的一半=450鎊,本來會(a)交替地通過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形式,(b)一部以貨幣資本形式,一部分以生產資本形式,一部分以商品資本形式同時
317不斷地並列存在,而現在將從企業X的循環中分離出來,因而作為追加的貨幣資本出現在貨幣市場上,作為追加的組成部分在貨幣市場上發生影響。這樣游離出來的
450鎊貨幣所以會作為貨幣資本發生作用,並不是因為它在企業X的經營上變成多餘的貨幣,而是因為它是原有資本價值的組成部分,所以應該作為資本繼續發生作用,而不應該只是作為流通手段來使用。使它作為資本發生作用的最直接的形式,就是把它作為貨幣資本投入貨幣市場。另一方面,生產規模(把固定資本撇開不說)也可以擴大一倍。
這樣,用同一個預付資本
900鎊就可以經營一個規模擴大一倍的生產過程。
另一方面,如果生產資本各種流動要素的價格上漲了一半,每週需要的就不是
100鎊,而是
150鎊,因此,每一個用轉期間需要的就不是
900鎊,而是
1350鎊。要使企業按相同的規模繼續經營下去,就需要有
450鎊追加資本。按照貨幣市場的狀況,這種情形會相應地對貨幣市場產生或大或小的壓力。如果人們都要求得到貨幣市場上一切可供支配的資本,那就會為爭奪可供支配的資本而發生激烈的競爭。
引起利率的上升。如果這種資本還有一部分閒置不用,它就會相應地加入到活動中去。
也可以有第三種情況,即在生產規模已定,周轉速度不變,流動的生產資本各種要素的價格也不變時,企業X的產品價格下跌或上漲了。如果企業X所提供的商品價格下跌了,該企業不斷投入流通的商品資本的價格,就會由
600鎊減為比如說
500鎊。因此,預付資本價值的六分之一,不從流通過程流回(商品資本所包含的剩餘價值在這裡不予考慮),卻在流通過程中喪失了。但是因為各種生產要素的價值或者價格不變,流回的
500鎊就只夠補償
318不斷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資本
600鎊的
5/
6。
因此,要使生產按相同的規模繼續進行,就必須支出
100鎊追加的貨幣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