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因為產品的量不變,所以從市場上取出的棉花的量也不變。不過這種取出在時間的分配上是不同的,並且時間會長一些。例如假定一個場合是
3個月,一個場合是
2個月;棉花的年消費量為l
200包。在前一個場合:
1月
1日出售
300包,庫存
900包
4月
1日出售
300包,庫存
600包
7月
1日出售
300包,庫存
300包
10月
1日出售
300包,庫存
0包
在後一個場合:
1月
1日出售
200包,庫存
1000包
3月
1日出售
200包,庫存
800包
5月
1日出售
200包,庫存
600包
7月
1日出售
200包,庫存
400包
9月
1日出售
200包,庫存
200包
11月
1日出售
200包,庫存
0包
因此,投在棉花上的貨幣要晚一個月才全部流回,即不是在十月,而是在十一月。如果預付資本的
1/
9=
100鎊,由於流通時間縮短,從而也由於周轉期間縮短而以貨幣資本的形式分離出來,如果這
100鎊又是由支付周工資的貨幣資本中周期地多餘出來的
20鎊和作為一周生產儲備而周期地多餘出來的
80鎊組成,那末,就這
80鎊來說,工廠主方面多餘的生產儲備減少了,棉花商人的商品儲備就會相應增加。同一棉花,作為生產儲備堆在工廠主倉庫裡的時
322間短了,作為商品堆在棉花商人貨棧裡的時間就長了。
以上我們假定,企業X的流通時間的縮短,是由於X更迅速地出售了他的商品或者更迅速地得到了貨款,在賒賣的場合,是由於支付期間的縮短。因此,這種縮短是由商品出售過程的縮短,由商品資本到貨幣資本的轉化,W'—G,即流通過程的前一段的縮短造成的。這種縮短,也可以由流通過程的後一段G—W造成,因而由資本Y,Z等等——它們向資本家X提供流動資本的生產要素——的勞動期間或者流通時間的同時變化造成。
例如,如果採用舊的運輸方法,棉花、煤炭等等由生產地點或存放地點運往資本家X的生產場所需要
3周,那末,X的生產儲備的最低限度至少必須夠用
3周,直到新的儲備到達。棉花、煤炭在運載時不能作為生產資料來使用。相反地,它們這時是運輸業及其所使用的資本的勞動對象。它們對煤炭業主或棉花出售者來說,還是處在流通中的商品資本。
如果採用改良的運輸方法,運載時間縮短到
2周,那末生產儲備就可以由
3周的儲備變為
2周的儲備。因此,預付在這上面的追加資本
80鎊就會游離出來,為工資而預付的追加資本
20鎊也會游離出來,因為周轉中的資本
600鎊會提前一周流回。
另一方面,如果提供原料的資本的勞動期間縮短了(前面幾章已有過這樣的例子),因而原料有可能在較短的期間實行更新,那末,生產儲備就可以減少,由一個更新期間到另一個更新期間的間隔也可以縮短。
反過來,如果流通時間從而周轉期間延長了,那末,預付追加資本就成為必要的了。這要資本家自己拿出錢來,如果他有這筆追加資本的話。但是在這種場合,它還是要作為貨幣市場的一部分而以
323某種形式被使用;為了使它成為可供支配的資本,就必須去掉它的原來的形式,例如,股票要出售,存款要提取,因此在這裡也會間接地對貨幣市場發生影響。不然,就要借款。
至于說支付工資所需的那部分追加資本,在正常情況下,總是要以貨幣資本的形式預付的,因此,資本家X就從他那方面直接施加壓力於貨幣市場。就投在生產材料上的部分來說,這種情況只有在必須支付現金時,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通過賒購得到,那就不會對貨幣市場發生直接影響,因為在這種場合,追加資本是直接以生產儲備的形式,而不是一開始就以貨幣資本的形式預付的。如果貸方把從X那裡得到的票據再直接投到貨幣市場,進行貼現,等等,這就會間接地,經過第二者對貨幣市場發生影響。
但是,如果貸方利用這張票據來償付一筆比如說要以後才償付的債務,那末,這個追加的預付資本既不會直接地也不會間接地對貨幣市場發生影響。
第二種情況:生產材料的價格發生變動,其他條件不變。研究價格變動對貨幣市場的影響。
以上我們假定,
900鎊總資本要以
4/
5=
720鎊投在生產材料上,
1/
5=
180鎊投在工資上。
如果生產材料的價格下跌一半,六周勞動期間所需的生產材料就不是
480鎊,而僅僅是
240鎊。就追加資本II來說,不是
240鎊,而僅僅是
120鎊。資本I就由
600鎊減為
240+
120=
360鎊;資本II由
300鎊減為
120+
60=
180鎊。總資本由
900鎊減為
360+
180=
540鎊。
因此,有
360鎊分離出來。
這樣分離出來而現在不用的,從而要在貨幣市場上尋找投資場所的資本,即貨幣資本,無非是原來要作為貨幣資本預付的
900鎊資本的一部分。如果生產不擴大,而是按照原有規模繼續進行,這一部分就會由於它要周期地再轉化成的生產要素的價格下跌而
324變成多餘的。如果這種價格下跌不是由於偶然的情況(特大豐收或供給過剩等等)造成,而是由於提供原料的部門的生產力的提高造成的,那末,這個貨幣資本就會成為貨幣市場的一個絶對的追加,成為在貨幣資本形式上可供支配的資本的一個絶對的追加,因為它不再是已經使用的資本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了。由生產力提高導致的通貨緊縮會導致貨幣市場上貨幣供給增加,相應地可能會有利率下降。
現代庸俗經濟學中的生產函數是連續的,從來這樣分離出來的每一個便士都可以立即用來使生產有些微的擴大。
第三種情況:產品本身的市場價格發生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