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頁
預付在可變資本上的貨幣資本,只有對生產必要生活資料的IIa的資本家來說,才是直接流回的,這種情況不過是前面提到的那個一般規律由某些特殊條件而引起變化的一種表現,按照這個規律,商品生產者預付在流通中的貨幣,在商品流通正常進行的情況下,會回到他自己手裡。由此順便可以得出:如果站在商品生產者背後的是一個貨幣資本家,這個貨幣資本家又把貨幣資本(這個字最精確的含意就是貨幣形式的資本價值)預付給產業資本家,那末,這種貨幣的真正復歸點就是這個貨幣資本家的錢袋。這樣,雖然貨幣在流通中或多或少地要經過各種人之手,但大量的流通貨幣卻屬於以銀行等形式組織和積聚的貨幣資本部門。這個部門預付資本的方法,規定資本要不斷以貨幣形式最後流回到它那裡,雖然這種迴流還要以產業資本再轉化為貨幣資本作為媒介。
對商品流通來說,有兩樣東西始終是必要的:投入流通的商品和投入流通的貨幣。「與直接的產品交換不同,流通過程在使用價值換位和轉手之後並沒有結束。貨幣並不因為它最終從一個商品
459的形態變化系列中退出來而消失。它不斷地沉澱在商品空出來的流通位置上。」(
第1卷第3章 )
例如,在IIc和I(v+m)之間的流通中,我們假定,第II部類為這個流通預付了
500鎊貨幣。大的社會的生產者群之間的流通,分解為無數的流通過程,其中,時而這群生產者,時而那群生產者,首先作為買者出現,從而把貨幣投入流通。把個別情況完全撇開不說,這已經由生產期間的差別,從而由不同商品資本的周轉的差別決定了。現在,第II部類用
500鎊向第I部類購買同等價值額的生產資料,第I部類再向第II部類購買
500鎊消費資料;這些貨幣因此又流回到第II部類那裡;後者絶不會因為這種迴流而更富有。
它首先把
500鎊貨幣投入流通,並從流通中取出同等價值額的商品,然後又出售
500鎊商品,並從流通中取出同等價值額的貨幣;這樣,
500鎊又流回來。事實上,第II部類投入流通的是
500鎊貨幣和
500鎊商品=l
000鎊;它也從流通中取出了
500鎊商品和
500鎊貨幣。為了使
500鎊商品(I)和
500鎊商品(II)相交換,流通所需要的只是
500鎊貨幣。這樣,誰預付貨幣來購買別人的商品,誰就會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時,重新得到貨幣。
所以,假如第I部類首先向第II部類購買
500鎊商品,然後再向第II部類出售
500鎊商品,那末這
500鎊將回到第I部類那裡,而不是回到第II部類那裡。
第I部類投在工資上的貨幣,即以貨幣形式預付的可變資本,不是直接地的,而是間接地、通過迂迴的道路以這個形式的。而第II部類的
500鎊工資,卻直接從工人那裡回到資本家手中,就象在同一些人彼此交替地作為商品的買者和賣者不斷對立,反覆進行買和賣時貨幣總是直接一樣。第II部類的資本家以
460貨幣支付勞動力的報酬;這樣,他就把勞動力併入他的資本,只是由於這種流通行為,即對資本家來說僅僅是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的流通行為,資本家才能作為產業資本家,而和作為他的僱傭工人的工人相對立。但是,起先作為自己勞動力的賣者,出售者出現的工人,後來會作為買者,作為貨幣所有者,而和作為商品的賣者的資本家相對立;因此,投在工資上的貨幣,也流回到資本家手中。
只要商品的出售不包含欺詐等等,而是商品和貨幣進行等價交換,那末,這就不會是資本家藉以發財致富的過程。資本家並不是支付給工人兩次:先用貨幣,後用商品;一旦工人把貨幣換成資本家的商品,資本家的貨幣就回到自己手中。
然而,轉化為可變資本的貨幣資本,即預付在工資上的貨幣,在貨幣流通本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工人階級不得不掙一文吃一文,不能給產業資本家提供任何長期的信貸(現在工人的收入雖然高一點,但因為為了讓資本家能夠賣出商品而分期付款消費,故也沒有什麼積蓄可以用來支持給產業資本家提供任何長期的信貸),這樣,各個產業部門的資本週轉期間儘管有差別,可變資本卻要在某一短期內,例如一周,即在比較迅速地反覆的期限內,同時在社會的無數不同地點,以貨幣形式預付(這個期限越短,通過這個渠道一次投入流通的貨幣總額相對地說也就越小)。在每個進行資本主義生產的國家,這樣預付的貨幣資本,在總流通中都佔有一個在比例上有決定意義的部分;而由於同一個貨幣在流回起點之前,要流過各種渠道,作為無數其他的營業的流通手段來執行職能,所以更是這樣。
現在,我們從另一個觀點來考察I(v+m)和IIc之間的流通。
第I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