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401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401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401頁

朗讀:

說到第II部類的可變資本(500IIv),那末,只要我們把該生產部類的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流通過程,看作是在第II部類的總體資本家和第II部類的總體工人之間進行的流通過程,這個流通過程就是直接進行的。

第II部類的總體資本家預付500v來購買具有同等價值額的勞動力;在這裡,總體資本家是買者,總體工人是賣者。然後,工人用他出賣勞動力所得的貨幣作為買者去購買他自己所生產的商品的一


  

。因此,資本家在這裡是賣者。工人用所生產的第II部類的商品資本的一部分,即商品形式的500v為資本家補償了他在購買工人勞動力時付給工人的貨幣。

現在,資本家以商品形式擁495有了原來在轉化為勞動力之前以貨幣形式擁有的同一個v。另一方面,工人在貨幣上實現了他的勞動力的價值,現在,當他為了自己的消費而把這些貨幣作為收入來購買自己生產的消費資料的一部分時,他就再把這些貨幣實現了。這是工人的貨幣形成的收入同工人自己以商品形式再生產的資本家的商品組成部分500v的交換。因此,這些貨幣作為第II部類的資本家的可變資本的貨幣形式,回到第I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

在這裡,等價的貨幣形式的收入價值,補償了商品形式的可變資本價值。

資本家不會因為他把等價的商品量賣給工人以重新取走他在購買勞動力時付給工人的貨幣而發財致富。如果資本家在購買勞動力時先付給工人500,此外又把他迫使工人生產的價值500的商品量無代價地付給工人,那他實際上是支付給工人兩次。反過來說,如果工人只為資本家生產價值500的商品,作為他的勞動力價格500的等價物,那末,資本家在這種交易之後所處的情況,就完全和在這種交易之前一樣。但是,工人再生產了一個價值3000的產品;由於他把在生產上消費的生產資料的價值轉化為新的產品,他保存了產品的不變價值部分,即保存了在生產上消費的生產資料的價值=2000;此外,他又把1000(v+m)的價值加到這個既定價值中去。

(德斯杜特·德·特拉西闡述了這樣一種看法,似乎資本家發財致富,是指他由於500貨幣的迴流而取得了剩餘價值。本章第XIII節 將進一步論述這種看法。)

由於第II部類的工人購買了價值500的消費資料,因此,剛纔還為第II部類的資本家以商品形式擁有的價值500IIv,就再以貨幣形式,即原來預付的形式回到II的資本家手中。這種交易的直接結果,同任何其他商品的出售一樣,都是既定價值由商品形式496轉化為貨幣形式。貨幣通過這種交易流回到它的起點,也並不是什麼特殊現象。如果第II部類的資本家用這500貨幣向第I部類的資本家購買商品,然後又以價值500的商品賣給第I部類,那末,同樣也會有500貨幣流回到他手中。

500貨幣只不過是用來交換價值1000的商品量,並且根據前面說過的一般規律,它將流回到為交換這個商品量而把貨幣投入流通的人的手中。

但是,流回到第I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的500貨幣,同時也是已經更新的貨幣形式的可能的可變資本。為什麼是這樣呢‧貨幣從而貨幣資本之所以是可能的可變資本,只是因為它可以轉化為勞動力;而且只有在它可以轉化為勞動力的限度內,才是可能的可變資本。500鎊貨幣回到第I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與此同時,第II部類的勞動力也回到市場。二者各自回到對極,——從而500貨幣不僅作為貨幣,而且作為貨幣形式的可變資本再現,——是受同—過程制約的。


  
貨幣=500流回到第I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是因為資本家把價值500的消費資料賣給了第II部類的工人,也就是,因為工人用他的工資維持了他本人和他的家屬的生活,從而維持了他的勞動力。工人為了能夠繼續生存和繼續作為商品的買者出現,必須重新出賣他的勞動力。因此,這500貨幣流回到第I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同時也就是勞動力作為可以用這500貨幣購買的商品流回來或者保留下來,從而也就是這500貨幣作為可能的可變資本流回來。

說到生產奢侈品的部類IIb,它的v即(IIb)v的情況是和Iv的情況相同的。為IIb的資本家更新貨幣形式的可變資本的貨幣,經過IIa的資本家之手,迂迴地流回到IIb的資本家手中。但是,工人是直接向購買他們的勞動力的資本主義生產者購買生活資497料,還是向另一類資本家購買生活資料,以致貨幣要經過後一類資本家之手,才迂迴地流回到前一類資本家手中,這畢竟是有區別的。因為工人階級是掙一文吃一文的,他們在能買的時候才買。

而資本家,例如在1000IIc和1000Iv的交換中,就不是這樣。資本家不是掙一文吃一文的。最大限度地增殖他的資本就是他的動機。因此,如果出現某些情況,使第II部類的資本家感到更為有利的,不是立即更新他的不變資本,而是在較長的時間內至少能部分地把他的不變資本保持在貨幣形式上,那末,1000IIc(貨幣形式)流回到第I部類那裡的時間就會延遲;因此,1000Iv恢復貨幣形式的時間也會延遲,而第I部類的資本家只有當他還擁有準備貨幣的時候,才能夠按原有規模繼續經營,正如一般地說,要使營業能夠繼續不斷地進行,不管貨幣形式的可變資本價值流回得快還是慢,貨幣形式的準備資本都是必需的。

不知現代庸俗經濟學如何理解這種時快時慢的迂迴過程在達成所謂的「均衡」中的作用。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