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一邊椎進,一邊修築象美洲邊遠地區的碉堡那樣的設防據點或要塞,來保護他們之間的交通。西伯利亞的第一個要塞建在靠近錫比爾、位於托博爾河與額爾齊斯河匯流處的托博爾斯克。俄羅斯人發現這兩條河流是鄂畢河的支流後,就划船順鄂畢河而下,結果,發覺自己把船搬上陸地運一段距離便可進入下一條大水路葉尼塞河。至
1610年,他們已大批到達葉尼塞河流域,並建立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要塞。
在這裡,他們遇到自征服古楚以來最先極力抵抗他們的一個好戰的民族布里亞特人。俄羅斯人避開布里亞特人,折到東北部,遂發現勒拿河。
1632年,他們在那裡建立雅庫茨克要塞,並與土著、溫和的雅庫特人進行可牟厚利的貿易。但是,布里亞特人不斷進攻他們的交通綫,因此,俄羅斯人發起一場野蠻的滅絶性戰爭。
最後,俄羅斯人獲勝,並繼續推進到貝加爾湖;
1651年,他們在那裡建立伊爾庫茨克要塞。
在此期間,一支支探險隊已從雅庫茨克朝四面八方進發。
1645年,一夥俄羅斯人到達北冰洋岸。兩年後,另一批人行抵太平洋岸,建立鄂霍茨克要塞。次年,
1648年,哥薩克探險家西米諾·傑日尼奧夫從雅庫茨克出發,進行一次非凡的旅行。
他順着勒拿河往下游航行。他發現某些河段非常寬闊、令他見不到兩岸;有如大陸般大小的三角洲填滿了一道分水嶺的碎石。傑日尼奧夫經過三角洲之後,便沿北冰洋海岸向東航行,直至到達亞洲真正的頂端。然後,他順一條後來被稱為白令海峽的水路而下。
在一次風暴中失去兩條船後,他駛抵阿納德爾河;在那裡建立阿納德爾要塞,距莫斯科不少於
7,
000哩!傑日尼奧夫送了一份有關其旅行的報告給坐鎮雅庫茨克的總督;總督將報告歸檔後便遺忘了。這份報告直到維圖斯·白令進行官方的探險之後才被重新找到;白令是于
1725年出航去確定美洲與亞洲是否在陸上相連的——這問題,傑日尼奧夫早
77年就出色地解決了。
至此,俄羅斯人未曾遇到任何能阻擋他們的力量。然而,當他們從伊爾庫茨克向前推進、抵達阿穆爾河流域時,他們不僅僅遇著對手,他們碰到了當時正臻于鼎盛的強大的中國帝國的前哨基地(見第四章
,第二節)。
饑餓驅使俄羅斯人來到阿穆爾河流域。嚴寒的北方出產的是毛皮而非糧食,而歐洲俄國的穀倉則好比是在另一行星上。因此,俄羅斯人懷着希望、向南折到阿穆爾河流域;據土著傳說,那裡土壤肥沃、長着金黃色的穀物,是一塊極好的地方。哥薩克瓦西里·波雅爾科夫接受了從勒拿河到阿穆爾河開闢一條小道的任務。
他的非凡的遠征和傑日尼奧夫治北冰洋岸的旅行一起,在西伯利亞探險史上據有突出地位。
波雅爾科夫于
1643年
6月
15日率
132人從雅庫茨克出發。他溯勒拿河及其支流而上,在一個地方穿過
42道急流,失去一條船隻。他在途中過冬後,次年又順阿穆爾河而下。當波雅爾科夫駛抵松花江時,他派遣地人去勘探這條支流。
這群人除兩人外,全遭伏擊,一天後被殺死。主力隊伍到達阿穆爾河口,他們在那裡過冬,因天氣寒冷和缺乏食物,備嘗了可怕的艱辛。轉年春天,他們大膽地駕小船駛入公海。他們向北沿著海岸前進,抵達鄂霍次克海,然後經由陸路返回雅庫茨克。
几乎占原探險隊的三分之二的
80名成員,在這為期
3年、行程
4,
000哩的旅行中喪生。波雅爾科夫帶回
480張黑貂皮,還寫了份報告;他在報告中宣稱對阿穆爾河的征服是可行的。
一連串冒險家繼波雅爾科夫之後進入阿穆爾河流域。他們攻佔阿爾巴津城,修築一系列要塞,以典型的哥薩克方式屠戮搶掠。他們在中國邊緣犯下的這些暴行最終使中國皇帝極其惱怒,他于
1658年派一支遠征隊北上。中國人奪回阿爾巴津,把俄羅斯人從整個阿穆爾河流域清除出去。
但是,他們一撤離,俄羅斯冒險家就成群結隊地回來。於是,又一支中國軍隊被派到阿穆爾河,與此同時,兩國政府為解決邊界問題開始談判。經過許多爭論,尼布楚條約于
1659年
8月
27日簽訂。
這條約除了極其重要的條款外,還對兩個問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中國與歐洲一大國簽訂的
第一份條約;由於中國代表團有耶穌會會士任譯員,條約用拉丁語擬定。邊界確立在沿阿穆爾河以北的外興安嶺一線上,所以,俄羅斯人不得不完全地從有爭議的流域地區撤走。作為回
報,第四條條款授俄羅斯人以商業特權;該條款規定,兩國臣民可以自由地超過邊界、不受干涉地從事買賣。以後年代中發展起來的貿易是由商隊從事的,它包括了黃金和毛皮;俄羅斯人用黃金和毛皮交換茶葉。
正是從中國人那裡,俄羅斯人獲得了日後成為其民族飲料的東西。俄羅斯人很快就成為甚至比英國人更愛喝茶的人。
隨着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俄羅斯人在亞洲擴張的第一階段終於結束。以後
170年中,俄羅斯人一直遵守條約規定,停留在阿穆爾河流域以外的地區。他們直到
19世紀中葉才又繼續南進;那時,他們比在瓦西里·波雅爾科夫的時代時強大得多,而中國人則相對地衰弱了。
五、西伯利亞的行政管理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