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詩鑑賞上 - 97 / 158
古典詩類 / 唐代詩人 / 本書目錄
  

唐詩鑑賞上

第97頁 / 共158頁。

 大小:

 第97頁

朗讀:

第一首,一起七字:「雲想衣裳花想容,」把楊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着她那豐滿的玉容。「想」字有正反兩面的理解,可以說是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說把衣裳想象為雲,把容貌想象為花,這樣交互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艷冶,這就使上句更為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下面,詩人的想象忽又升騰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瑤台。「若非」、「會向」,詩人故作選擇,意實肯定:這樣超絶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見到!玉山、瑤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襯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聯想到白玉般的人兒,又象一朵溫馨的白牡丹花。與此同時,詩人又不露痕跡,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第二首,起句「一枝紅艷露凝香」,不但寫色,而且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雲雨巫山枉斷腸」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為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那裡及得到當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來,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可算得絶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裡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須脂粉,便是天然絶色。這一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來抬高楊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題之法。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托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語(楊貴妃名玉環)。後人據此就編造事實,說楊妃極喜此三詩,時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脫靴,認為大辱,就向楊妃進讒,說李白以飛燕之瘦,譏楊妃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楊妃之宮闈不檢。李白詩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瞞不過博學能文的玄宗,而且楊妃也不是毫無文化修養的人。據原詩來看,很明顯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強加曲解,其實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從仙境古人返回到現實。起首二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傾國」美人,當然指楊妃,詩到此處才正面點出,並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三字再來一統,使牡丹、楊妃、玄宗三位一體,融合在一起了。由於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即君王之代詞,這一句,把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恨都為之消釋了。末句點明玄宗楊妃賞花地點──「沉香亭北」。花在闌外,人倚闌干,多麼優雅風流。

這三首詩,語語濃艷,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如「雲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寫花光,又似在寫人面。「一枝紅艷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讀這三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不待什麼刻畫,而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無怪這三首詩當時就深為唐玄宗所讚賞。

(沈熙乾)

丁都護歌

丁都護歌

李白

雲陽上徵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系磐石,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李白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作不如杜甫多,此詩寫縴夫之苦,卻是很突出的篇章。

《丁都護歌》是樂府舊題,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據傳劉宋高祖(裕)的女婿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府內直督護丁旿奉旨料理喪事,其後徐妻(劉裕之長女)向丁詢問殮送情況,每發問輒哀嘆一聲「丁都護」,至為淒切。後人依聲制曲,故定名如此。(見《宋書。樂志》)李白以此題寫悲苦時事,可謂「未成曲調先有情」了。

「雲陽」(即今江蘇丹陽縣)秦以後為曲阿,天寶初改丹陽,屬江南道潤州,是長江下游商業繁榮區,有運河直達長江。故首二句說自雲陽乘舟北上,兩岸商賈雲集。把縴夫生活放在這商業網點稠密的背景上,與巨商富賈們的生活形成對照,造境便很典型。「吳牛」乃江淮間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註)這裡巧妙點出時令,說「吳牛喘月時」比直說盛夏酷暑具體形象,效果好得多。寫時與寫地,都不直截、獃板,而是配合寫境傳情,使下面「拖船一何苦」的嘆息語意沉痛。「拖船」與「上征」照應,可見是逆水行舟,特別吃力,縴夫的形象就突現紙上。讀者彷彿看見那襤褸的一群,輓着纖,喘着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步一顛地艱難地行進着……

氣候如此炎熱,勞動強度如此大,渴,自然成為縴夫們最強烈的感覺。然而生活條件如何呢?渴極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濁不可飲」呵!僅言「水濁」似不足令人注意,於是詩人用最有說服力的形象語言來表現:「壺漿半成土」,這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說「不可飲」,言下之意是不可飲而飲之,控訴的力量尤為含蓄。縴夫生活條件惡劣豈止一端,而作者獨取「水濁不可飲」的細節來表現,是因為這細節最具水上勞動生活的特徵;不僅如此,水濁如泥漿,足見天熱水淺,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以下兩句寫縴夫的心境。但不是通過直接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他們的歌聲即拉船的號子來表現的。稱其為「都護歌」,不必指古辭,乃極言其聲淒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淚下如雨,這也照應了題面。

以上八句就拖船之艱難、生活條件之惡劣、心境之哀傷一一寫來,似已盡致。不料末四句卻翻出更驚心的場面。「萬人系磐石」,「系」一作「鑿」,結合首句「雲陽上征」的詩意看,概指采太湖石由運河北運。雲陽地近太湖,而太湖石多孔穴,為建築園林之材料,唐人已珍視。船伕為官吏役使,得把這些開採難盡的石頭運往上游。「磐石」大且多,即有「萬人」之力拖(「系」)之,亦斷難達于江邊(「江滸」)。此照應「拖船一何苦」句,極言行役之艱巨。「無由達」而竟須達之,更把縴夫之苦推向極端。為造成驚心動魄效果,作者更大書特書「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碭(廣大貌)」三字形象的表明:這是采之不盡、輸之難竭的,而縴夫之苦亦足以感傷千古矣。


  

全詩層層深入,處處以形象畫面代替敘寫。篇首「雲陽」二字預作伏筆,結尾以「磐石芒碭」點明勞役性質,把詩情推向極致,有點睛的奇效。通篇無刻琢痕跡,由於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寫來自覺「落筆沉痛,含意深遠」,實為「李詩之近杜者」(《唐宋詩醇》)。

(周嘯天)

靜夜思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胡應麟說:「太白諸絶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絶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于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絶古今」。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