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196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196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196頁

朗讀:

根據司馬遷的說法,楚國是黃帝之子昌意之後。楚人的祖先之一重黎曾為帝嚳的火正,因有功,被命為祝融。以後其弟吳回繼之。吳回第六子季連,羋(m□,米)姓,是楚人的直接祖先。季連的後裔熊繹被周成王封於楚蠻,給予子男之田的爵位,定都在丹陽,是周初重要的異姓諸侯,與周之同姓諸侯魯、衛、晉、齊等共事周成王。周夷王時,周王室衰微,而楚國卻有發展,其首領熊渠借口為蠻夷,不用中國之號謚,便稱自己的兒子為王。進入春秋之後,各諸侯國的統治者依然稱「公」之時,熊通不顧周王的反對,亦自稱武王,即楚武王,楚國的叛逆性格比較突出。春秋末年孔子修《春秋》,不容忍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在《春秋左傳》中將楚王皆貶稱「子」。
楚國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春秋時,與吳、越關係緊張,曾一度被吳國打敗,進入戰國後,雖有吳起相楚悼王的改革(見《吳起列傳》),但由於舊貴族勢力強大,不久即夭折。楚國的發展道路是很曲折的,最終為秦國所滅。《楚世家》記述了楚國從興盛到滅亡的完整歷史。從文化方面講,楚國產生了象屈原、宋玉那樣的大文學家,也產生了象老子、莊子那樣博大精深的思想家,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從政治方面講,楚國對人們有啟發、有借鑒的也比較多。楚莊王的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莊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日夜為樂」,還「令國中曰:『有敢諫者死無赦!』」即使如此,伍舉也入諫了。莊王居然左手懷抱鄭國美女,右手懷抱越國美女,置座於歌妓舞女之中。伍舉說:「有一隻鳥,三年不飛不鳴,是什麼鳥?」莊王答:「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但莊王仍舊習不改,淫樂更甚。於是蘇從又冒死進諫,他視「殺身以明君」為自己的夙願,終使莊王受到教育,幡然悔悟,竟「罷淫樂,聽政」,實行一系列改革政策,殺死幾百罪 人,擢升數百賢人,任用良臣伍舉、蘇從,「國人大悅」。


  
楚莊王聽取忠良的正面進諫而使國家強盛了,楚平王卻輕信謠言,疏遠骨肉、殘害忠良。可見,在集權專制的封建時代,儘管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其左右也能發揮作用。而在無健全法律、無強大機構制約君主權力的封建社會,左右發揮作用的好壞、正誤便完全決於君主及其左右人的個人品質、德行的好壞了。賢明的君主能勤奮聽政、結交賢才、集思廣益、兼聽兼信、實行改革,國家政治自然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封建社會因此而出現過盛世。反之,昏庸的君主無視政事、尋歡作樂、暴虐無道、偏聽偏信,國家政治自然昏暗,百姓遭殃。認真清除封建時代這種腐朽思想和專制行為,仍然是思想文化戰線上不忽視的一個工作。
晉國的叔向曾分析楚共王太子子比有五難:一沒有賢才輔佐,二沒有主要力量支持,三沒有長遠謀劃,四沒有人民擁護,五沒有崇高品德,因此不能享有國家。果如叔向言,子比為王才十餘日。相反,晉文公是賢君,具備好的德行,「從善如流、施惠不倦」,「好學不倦」,能結交賢才作為心腹、左膀右臂,愛到國內外力量的支持,百姓相從而歸附他。這樣,他不僅享有國家,且在治國中也獲得突出的成功,終於稱霸於諸侯。叔向所言的五難,從反面給歷代統治者治國安邦獻出了計策,對今人來講,也具有主啟迪意義。


【譯文】

楚國的祖先出自顓頊帝高陽。高陽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高陽生下了稱,稱生下了卷章,卷章生下了重黎。重黎成為帝嚳(ku,酷)高辛氏的火正,很有功績,能使光照天下,帝嚳賜予他祝融的稱號。共工氏發動內亂,帝嚳讓重黎誅殺作亂者但未殺盡。帝嚳就在庚寅那一天殺死了重黎,讓他的弟弟吳回接替重黎,也去任火正之職,仍稱之為祝融。
吳回生下陸終。陸終有六個兒子,都是母親腹裂而生。長子叫昆吾,次子叫參胡,三子叫彭祖,四子叫會人,五子叫曹姓,六子叫季連,季連姓羋,是楚國王族的祖先。昆吾在夏商時曾經做侯伯,桀時被湯滅亡。彭祖在殷朝時曾經做侯伯,殷朝末年,彭祖被滅。季連生下了附沮,附沮生下了穴熊。他的後代中途衰落。有的在中原,有的在蠻夷,史書未能記載下他們的世系。
周文王的時候,季連的後代有一支叫鬻熊。鬻熊如同兒子般侍奉文王,早死。他的兒子叫熊麗。熊麗生下了熊狂,熊狂生下了熊繹。
熊繹處在周成王時代,成王要舉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後代,於是把熊繹封到楚蠻,封給他子男爵位的田地,姓羋,住在丹陽。楚子熊繹和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共同侍奉成王。
熊繹生下了熊艾,熊艾生下了熊(dan,但),熊生下了熊勝。熊勝讓弟弟熊楊作繼承者。熊楊生下了熊渠。
熊渠有三個兒子。在周夷王的時候,周王室衰落,有的諸侯不肯朝覲(jin,近)天子,諸侯間互相攻伐。熊渠很得長江、漢水一帶民眾的擁戴,就出兵攻打庸、楊粵,一直打到鄂地。熊渠說:「我在蠻夷地區,不必和中原各國的名稱謚號一樣。」於是他就封自己的長子熊康作句(g□u,勾)亶(dan,但)王,二兒子熊紅作鄂王,小兒子熊執疵做越章王,都在長江沿岸楚蠻地區。等到周厲王時,由於厲王暴躁狂虐,熊渠擔心他來攻打楚國,也就去掉了自己的王號。
熊渠的繼承者是長子熊毋康,毋康早死。熊渠逝世後,次子熊摯紅即位。摯紅死,他的弟弟殺了他即位,這就是熊延。熊延生下了熊勇。
熊勇(前841),周人挑起內亂,攻打厲王,厲王逃到彘。熊勇於十年(前837),逝世,弟弟熊嚴繼承王位。
熊嚴於十年(前828),逝世。熊延有四個兒子,長子叫伯霜,二子叫仲雪,次子叫叔堪,小兒子叫季徇。熊嚴逝世。長子伯霜即位,這是熊霜。


  
熊霜元年(前827),周宣王剛即位。熊霜於六年(前822)逝世,三個弟弟爭著即位。仲雪死了,叔堪逃亡,到濮避難,小弟弟季徇即位,這是熊徇。熊徇十六年(前806),鄭桓公剛剛被封到鄭。二十二年(前800),熊徇逝世,兒子熊咢即位。熊咢於九年(前791)逝世,兒子熊儀即位,這就是若敖。
若敖二十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所殺,周都向東遷移,秦襄公開始成為諸侯。
二十七年(前764),若敖逝世,兒子熊坎即位,這就是霄敖。霄敖於六年(前758)逝世,兒子熊眴(xun,殉)即位,這是蚡(fen,墳)冒。蚡冒十三年(前745),晉國開始動亂,因為曲沃的緣故。蚡冒於十七年(前741)逝世。蚡冒的弟弟熊通殺死蚡冒的兒子即位,這就是楚武王。
武王十七年(前724),晉國曲沃莊伯殺死了宗主國國君晉孝侯。十九年(前722),鄭伯的弟弟段挑起內亂。二十一年(前720),鄭國侵佔天子的田地。二十三年(前718),衛國人殺死了自己的國君桓公。二十九年(前712),魯國人殺死了自己的國君隱公。三十一年(前710),宋國的太宰華督殺死了自己的國君殤公。
三十五年(前706),楚國討伐隨國。隨國君說:「我沒有罪過。」楚王說:「我處在蠻夷地區。今天諸侯們都背叛王室互相侵伐,互相攻殺。我有軍隊,想憑此參與中原的政事,請求周王室尊奉我的名號。」隨國人替他到周王室請求尊號,周王室不答應,隨國人回來向楚國報告。三十七年(前704),楚熊通大怒說:「我的祖先鬻熊是文王的老師,很早死去。周成王提拔我的先公,竟只賜予子男爵位的田地,讓他住在楚地,蠻夷部族都順服,可是周王不加封爵位,我只好自稱尊號了!」於是他自稱武王,和隨國人訂立盟約後才撤軍。從此便開始墾殖濮地並佔有它。
五十一年(前690),周王召見隨侯,責備他讓楚國君稱王。楚武王很生氣,認為是隨侯背叛了自己,便攻打隨國。武王在行軍路上病死,楚國才停止進軍。武王的兒子文王熊貲即位,楚國開始遷都到郢。
文王二年(前688),楚國攻伐申國經過鄧,鄧人說:「楚王很容易捕獲。」鄧侯沒有答應。六年,楚國討伐蔡國,俘虜了蔡哀侯後回國,不久又釋放了他。楚國強盛起來,欺凌長江、漢水流域的小國,小國都很畏懼楚國。十一年(前679),齊桓公開始稱霸,楚國也開始強大。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