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373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373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373頁

朗讀:

甘茂逃出秦國跑到齊國,路上恰巧碰上蘇代。當時,蘇代正替齊國出使秦國。甘茂說:「我在秦國獲罪,怕遭殃禍便逃了出來,現在還沒有容身之地。我聽說貧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線,貧家女說:『我沒有錢買蠟燭,而您的燭光幸好有剩餘,請您分給我一點剩餘的光亮,這無損於您的照明,卻能使我同您一樣享用燭光的方便。』現在我處於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國,大權在握。我的妻子兒女還在秦國,希望您拿點餘光救濟他們。」蘇代應承下來,於是出使到達秦國。完成任務後,蘇代藉機勸說秦王道:「甘茂,是個不平常的士人。他在秦國居住多年,連續三代受到重用,從殽塞至鬼谷,全部地形何處險要何處平展,他都瞭如指掌。如果他依靠齊國與韓國、魏國約盟聯合,反過來圖謀秦國,對秦國可不算有利呀。」秦王說:「既然這樣,那麼該怎麼辦呢?」蘇代說:「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貴重的禮物,給他更加豐厚的俸祿,把他迎回來,假使他回來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終身不准出來。」秦王說:「好。」隨即賜給甘茂上卿官位,並派人帶著相印到齊國迎接他。甘茂執意不回秦國。蘇代對齊湣王說:「那個甘茂,可是個賢人。現在秦國已經賜給上卿官位,帶著相印來迎接他了。由於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賜,喜歡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辭邀請不去秦國。現在大王您拿什麼來禮遇他?」齊王說:「好。」立即安排他上卿官位,把他留在了齊國。秦國也趕快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賦稅徭役來同齊國爭著收買甘茂。
齊國派甘茂出使楚國,楚懷王剛剛與秦國通婚結親,對秦國親熱得很。秦王聽說甘茂正在楚國,就派人對楚王說:「希望把甘茂送到秦國來。」楚王向范蜎詢問說:「我想在秦國安排個丞相,您看誰合適?」范蜎回答說:「我的能力不夠,看不準誰合適。」楚王說:「我打算讓甘茂去任丞相,合適嗎?」范蜎回答道:「不合適。那個史舉,是下蔡的城門看守,大事不能侍奉國君,小事不能治好家庭,他以苟且活命,人格低下,節操不廉聞名世,可是甘茂事奉他卻很恭順。因此,就惠王的明智,武王的敏銳,張儀的善辯來說,甘茂能夠一一奉事他們,取得十個官位而沒有罪過,這是一般士人難以做到的。甘茂的確是個賢才,但不能到秦國任丞相。秦國有賢能的丞相,不是楚國的好事。況且大王先前曾把召滑推薦到越國任職,他暗地裡鼓動章義發難,搞得越國大亂,因此楚國才能夠開拓疆域,以厲門為邊塞,把江東作郡縣。我考慮大王的功績所以能夠達到如此輝煌的地步,其原因就是越國大亂,而楚國大治。現在大王只知道把這種謀略用於越國卻忘記用於秦國,我認為您派甘茂到秦國任相是個重大的過失。話再說回來,您若打算在秦國安置丞相,那就不如安置向壽這樣的人更為合適。向壽對於秦王來說,是親戚關係,少年時與秦王同穿一件衣服,長大後同乘一輛車子,因此能夠直接參與國政。大王一定要安置向壽到秦國任相,那就是楚國的好事了。」於是楚王派使臣去請求秦王讓向壽在秦國任相。秦國終於讓向壽擔任了丞相。甘茂最終也沒能夠再到秦,後來死在魏國。
甘茂有個孫子叫甘羅。


  

甘羅是甘茂的孫子。甘茂死去的時候,甘羅才十二歲,奉事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派剛成君蔡澤到燕國,三年後燕國國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秦國準備派張唐去燕國任相,打算跟燕國一起進攻趙國來擴張河間一帶的領地。張唐對文信侯說:「我曾經為昭王進攻過趙國,因此趙國怨恨我,曾稱言說:『能夠逮住張唐的人,就賞給他百里方圓的土地。』現在去燕國必定要經過趙國,我不能前往。」文信侯聽了怏怏不樂,可是沒有什麼辦法勉強他去。甘羅說:「君侯您為什麼悶悶不樂得這麼厲害?」文信侯說:「我讓剛成君蔡澤奉事燕國三年,燕太子丹已經來秦國作人質了,我親自請張卿去燕國任相,可是他不願意去。」甘羅說:「請允許我說服他去燕國。」文信侯呵叱說:「快走開!我親自請他去,他都不願意,你怎麼能讓他去?」甘羅說:「項橐七歲就作了孔子的老師。如今,我已經滿十二歲了,您還是讓我試一試。何必這麼急著呵叱我呢?」於是文信侯就同意了。甘羅去拜見張卿說:「您的功勞與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大?」張卿說:「武安君在南面挫敗強大的楚國,在北面施威震懾燕、趙兩國,戰而能勝,攻而必克,奪城取邑,不計其數,我的功勞可比不上他。」甘羅又說:「應侯范睢在秦國任丞相時與現在的文信侯相比,誰的權力大?」張卿說:「應侯不如文信侯的權力大。」甘羅進而說:「您確實明瞭應侯不如文信侯的權力大嗎?」張卿說:「確實明瞭這一點。」甘羅接著說:「應侯打算攻打趙國,武安君故意讓他為難,結果武安君剛離開咸陽七里地就死在杜郵。如今文信侯親自請您去燕國任相而您執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麼地方了。」張唐說:「那就依著你這個童子的意見前往燕國吧。」於是讓人整治行裝,準備上路。
行期已經確定,甘羅便對文信侯說:「借給我五輛馬車,請允許我為張唐赴燕先到趙國打個招呼。文信侯就進宮把甘羅的請求報告給秦始皇說:「過去的甘茂有個孫子甘羅,年紀很輕,然而是著名門第的子孫,所以諸侯們都有所聞。最近,張唐想要推托有病不願意去燕國,甘羅說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現在甘羅願意先到趙國把張唐的事通報一聲,請答應派他去。」秦始皇召見了甘羅,就派他去趙國。趙襄王到郊外遠迎甘羅。甘羅勸說趙王,問道:「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嗎?」趙王回答說:「聽說這件事了。」甘羅又問道:「聽說張唐要到燕國任相嗎?」趙王回答說:「聽說了。」甘羅接著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欺騙秦國。張唐到燕國任相,表明秦國不欺騙燕國。燕、秦兩國互不相欺,顯然是要共同攻打趙國,趙國就危險了。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別的緣故,就是要攻打趙國來擴大自己在河間一帶的領地。大王不如先送給我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趙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秦國送回燕太子,趙國有恃無恐便進攻燕國,結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讓秦國佔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羅回來後把情況報告了秦王,秦王於是封賞甘羅讓他做了上卿,又把原來甘茂的田地房宅賜給了甘羅。

太史公說:「樗裡子因為是秦王的骨肉兄弟而受到尊重,這本來是常理,但秦國人稱頌他的才智,因此較多地采錄了他的事跡。甘茂出身於下蔡平民,名聲顯揚於諸侯,為強大的齊國、楚國所推重。甘羅年紀很輕,然而獻出一條妙計,名垂後世。雖然他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戰國時代名副其實的謀士。須知,當著秦國強盛起來的時候,天下特別時行權變謀詐之術呢!


【原文】【註解】


  
樗裡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與惠王異母。母,韓女也。樗裡子滑稽多智(1),秦人號曰「智囊」(2)。
秦惠王八年(3),爵樗裡子右更(4),使將而伐曲沃(5),盡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秦惠王二十五年(6),使樗裡子為將伐趙,虜趙將軍莊豹,拔藺。明年,助魏章攻楚,敗楚將屈丐,取漢中地。秦封樗裡子,號為嚴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張儀、魏章,而以樗裡子、甘茂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韓,拔宜陽。使樗裡子以車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讓周(7),以其重秦客。游騰為周說楚王曰(8):「知伯之伐仇猶,遺之廣車(9),因隨之以兵,仇猶遂亡。何則?無備故也。齊桓公伐蔡,號曰誅楚,其實襲蔡。今秦,虎狼之國,使樗裡子以車百乘入周,周以仇猶、蔡觀焉,故使長戟居前,強弩在後,名曰衛疾,而實囚之。且夫周豈能無憂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國以憂大王。」楚王乃悅。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