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通篇洋溢著作者對信陵君的敬慕、讚歎和惋惜的感情,不獨篇名直呼「公子」,就是文中稱「公子」即有一百四十七次,所謂「無限唱歎,無限低徊」。茅坤說:「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傳亦太史公得意文。」(《史記鈔》)可算是知言了。
【譯文】
魏公子叫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昭王去世後,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當時范睢從魏國逃出到秦國任秦相,因為怨恨魏相魏齊屈打自己幾乎致死的緣故,就派秦軍圍攻大梁,擊敗了魏國駐紮在華陽的部隊,使魏將芒卯戰敗而逃。魏王和公子對這件事十分焦慮。
公子的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無論有無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謙恭有禮地同他們交往,從來不敢因為自己富貴而輕慢士人。因此方圓幾千里的士人都爭相歸附於他,招徠食客三千人。當時,諸侯各國因公子賢德,賓客眾多,連續十幾年不敢動兵謀犯魏國。
有一次,公子跟魏王正在下棋,不想北邊邊境傳來警報,說「趙國發兵進犯,將進入邊境。」魏王立即放下棋子,就要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公子勸阻魏王說:「是趙王打獵罷了,不是進犯邊境。」又接著跟魏王下棋如同沒發生什麼事一樣。可是魏王驚恐,心思全沒放在下棋上。過了一會兒,又從北邊傳來消息說:「是趙王打獵罷了,不是進犯邊境。」魏王聽後大感驚詫,問道:「公子是怎麼知道的?」公子回答說:「我的食客中有個人能深入底裡探到趙王的秘密,趙王有什麼行動,他就會立即報告我,我因此知道這件事。」從此以後,魏王畏懼公子賢能,不敢任用公子處理國家大事。
魏國有個隱士叫侯嬴,已經七十歲了,家境貧寒,是大梁城東門的看門人。公子聽說了這個人,就派人去拜見,並想送給他一份厚禮。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說:「我幾十年來修養品德,堅持操守,終究不能因我看門貧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禮。」公子於是就大擺酒席,宴飲賓客。大家來齊坐定之後,公子就帶著車馬以及隨從人員,空出車子上的左位,親自到東城門去迎接侯先生。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就徑直上了車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貴座位,絲毫沒有謙讓的意思,想借此觀察一下公子的態度。可是公子手握馬韁繩更加恭敬。侯先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場,希望委屈一下車馬載我去拜訪他。」公子立即駕車前往進入街市,侯先生下車去會見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瞇縫著眼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在那裡,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時暗暗地觀察公子。公子的面色更加和悅。在這個時候,魏國的將軍、宰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貴賓坐滿堂上,正等著公子舉杯開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手握韁繩替侯先生駕車。公子的隨從人員都暗自責罵侯先生。侯先生看到公子面色始終不變,才告別了朋友上了車。到家後,公子領著侯先生坐到上位上,並向全體賓客讚揚地介紹了侯先生,滿堂賓客無不驚異。大家酒興正濃時,公子站起來,走到侯先生面前舉杯為他祝壽。侯先生趁機對公子說:「今天我侯嬴為難公子也夠勁了。我只是個城東門抱門插關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車馬,親自在大庭廣眾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該再去拜訪朋友,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訪他。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聲,故意讓公子車馬久久地停在街市中,借拜訪朋友來觀察公子,結果公子更加謙恭。街市上的人都以為我是小人,而認為公子是個高尚的人能禮賢下士啊。」在這次宴會散了後,侯先生便成了公子的貴客。
侯先生對公子說:「我所拜訪的屠夫朱亥,是個賢能的人,只是人們都不瞭解他,所以隱沒在屠夫中罷了。」公子曾多次前往拜見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答謝,公子覺得這個人很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
257),秦昭王已經在長平大敗趙國軍隊,接著進兵圍攻邯鄲。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給魏王和公子送信來,向魏國請求救兵。魏王派將軍晉鄙帶領十萬之眾的部隊去救趙國。秦昭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就派使臣告誡魏王說:「我就要攻下趙國了,這只是早晚的事,諸侯中有誰敢救趙國的,拿下趙國後,一定調兵先攻打它。」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晉鄙不要再進軍了,把軍隊留在鄴城紮營駐守,名義上是救趙國,實際上是採取兩面倒的策略來觀望形勢的發展。平原君使臣的車子連續不斷地到魏國來,頻頻告急,責備魏公子說:「我趙勝之所以自願依托魏國跟魏國聯姻結親,就是因為公子的道義高尚,能熱心幫助別人擺脫危難。如今邯鄲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秦國,可是魏國救兵至今不來,公子能幫助別人擺脫危難又表現在哪裡!再說公子即使不把我趙勝看在眼裡,拋棄我讓我投降秦國,難道就不可憐你的姐姐嗎?」公子為這件事憂慮萬分,屢次請求魏王趕快出兵,又讓賓客辯士們千方百計地勸說魏王。魏王由於害怕秦國,始終不肯聽從公子的意見。公子估計終究不能徵得魏王同意出兵了,就決計不能自己活著而讓趙國滅亡,於是請來賓客,湊集了戰車一百多輛,打算帶著賓客趕到戰場上去同秦軍拼一死命,與趙國人一起死難。
公子帶著車隊走過東門時,去見侯先生,把打算同秦軍拼一死命的情況全都告訴了侯先生。然後向侯先生訣別準備上路,行前侯先生說:「公子努力幹吧,老臣我不能隨行。」公子走了幾里路,心裡不痛快,自語道:「我對待侯先生算是夠周到的了,天下無人不曉,如今我將要死難可是侯先生竟沒有一言半語來送我,我難道對待他有閃失嗎?」於是又趕著車子返回來,想問問侯先生。侯先生一見公子便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公子會回來的。」又接著說:「公子好客愛士,聞名天下。如今有了危難,想不出別的辦法卻要趕到戰場上同秦軍拚死命,這就如同把肥肉扔給飢餓的老虎,有什麼作用呢?如果這樣的話,還用我們這些賓客幹什麼呢?公子待我情深意厚,公子前往可是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惱恨我會返回來的。」公子連著兩次向侯先生拜禮,進而問對策。侯先生就讓旁人離開,同公子秘密交談,說:「我聽說晉鄙的兵符經常放在魏王的臥室內,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寵愛,她出入魏王的臥室很隨便,只要盡力是能偷出兵符來的。我還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死,如姬報仇雪恨的心志積蓄了三年之久,從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為如姬報仇,但沒能如願。為此,如姬曾對公子哭訴,公子派門客斬了那個仇人的頭,恭敬地獻給如姬。如姬要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辭的,只是沒有行動的機會罷了。公子果真一開口請求如姬幫忙,如姬必定答應,那麼就能得到虎符而奪了晉鄙的軍權,北邊可救趙國,西邊能抵禦秦國,這是春秋五霸的功業啊。」公子聽從了侯嬴的計策,請求如姬幫忙。如姬果然盜出晉鄙的兵符交給了公子。
公子拿到了兵符準備上路,侯先生說:「將帥在外作戰時,有機斷處置的權力,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以有利於國家。公子到那裡即使兩符相合,驗明無誤,可是晉鄙仍不交給公子兵權反而再請示魏王,那麼事情就危險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跟您一起前往,這個人是個大力士。如果晉鄙聽從,那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他不聽從,可以讓朱亥擊殺他。」公子聽了這些話後,便哭了。侯先生見狀便問道:「公子害怕死呀?為什麼哭呢?」公子回答說:「晉鄙是魏國勇猛強悍、富有經驗的老將,我去他那裡恐怕他不會聽從命令,必定要殺死他,因此我難過地哭了,哪裡是怕死呢?」於是公子去請求朱亥一同前往。朱亥笑著說:「我只是個市場上擊刀殺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門問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謝您,是因為我認為小禮小節沒什麼用處。如今公子有了急難,這就是我為公子殺身效命的時候了。」就與公子一起上路了。公子去向侯先生辭行。侯先生說:「我本應隨您一起去,可是老了心有餘力不足不能成行。請允許我計算您行程的日期,您到達晉鄙軍部的那一天,我面向北刎頸而死,來表達我為公子送行的一片忠心。」公子於是上路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