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當初高祖帶領他的徒眾準備攻打沛縣的時候,夏侯嬰以縣令屬官的身份與高祖去聯絡。就在高祖降服沛縣的那天,高祖立為沛公,賜給夏侯嬰七大夫的爵位,並任命他為太僕。在跟隨高祖攻打胡陵時,夏侯嬰和蕭何一起招降了泗水郡郡監平,平交出胡陵投降了,高祖賜給夏侯嬰五大夫的爵位。他跟隨高祖在碭縣以東襲擊秦軍,攻打濟陽,拿下戶牖,在雍丘一帶擊敗李由的軍隊,他在戰鬥中駕兵車快速進攻,作戰勇猛,高祖賜給他執帛的爵位。夏侯嬰又曾經以太僕之職指揮兵車跟從高祖在東阿、濮陽一帶襲擊章邯,在戰鬥中駕兵車快速進攻,作戰勇猛,大破秦軍,高祖賜給他執珪的爵位。他又曾指揮兵車跟從高祖在開封襲擊趙賁的軍隊,在曲遇襲擊楊熊的軍隊。在戰鬥中,夏侯嬰俘虜六十八人,收降士兵八百五十人,並繳獲金印一匣。接著又曾經指揮兵車跟從高祖在洛陽以東襲擊秦軍。他駕車衝鋒陷陣,奮力拚殺,高祖賜與他滕公的封爵。接著又指揮兵車跟從高祖攻打南陽,在藍田、芷陽大戰,他駕兵車奮力衝殺,英勇作戰,一直打到了霸上。項羽進關之後,滅掉了秦朝,封沛公為漢王。漢王賜與夏侯嬰列侯的爵位,號為昭平侯。又以太僕之職,跟隨漢王進軍蜀、漢地區。
後來漢王回軍平定了三秦,夏侯嬰隨從漢王攻擊項羽的軍隊。進軍彭城,漢軍被項羽打得大敗。漢王因兵敗不利,乘車馬急速逃去。在半路上夏侯嬰遇到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就把他們收上車來。馬已跑得十分疲乏,敵人又緊追在後,漢王特別著急,有好幾次用腳把兩個孩子踢下車去,想扔掉他們了事,但每次都是夏侯嬰下車把他們收上來,一直把他們載在車上。夏侯嬰趕著車子,先是慢慢行走,等到兩個嚇壞了的孩子抱緊了自己的脖子之後,才駕車奔馳。漢王為此非常生氣,有十多次想要殺死夏侯嬰,但最終還是逃出了險境,把孝惠帝、魯元公主安然無恙地送到了豐邑。
漢王到了滎陽之後,收集被擊潰的軍隊,軍威又振作起來,漢王把祈陽賜給夏侯嬰作為食邑。在此之後,夏侯嬰又指揮兵車跟從漢王攻打項羽,一直追擊到陳縣,最後終於平定了楚地。行至魯地,漢王又給他增加了茲氏一縣作為食邑。
漢王立為皇帝的這一年秋天,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夏侯嬰以太僕之職跟從高帝攻打臧荼。第二年,又跟從高帝到陳縣,逮捕了楚王韓信。高帝把夏侯嬰的食邑改封在汝陰,剖符為信,使爵位世世代代傳下去。又以太僕之職跟從高帝攻打代地,一直打到武泉、雲中,高帝給他增加食邑一千戶。接著又跟隨漢王到晉陽附近,把隸屬於韓信的匈奴騎兵打得大敗。當追擊敗軍到平城時,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困了整整七天不能解脫。後來高帝派人送給匈奴王的王后閼氏好多禮物,匈奴王冒頓這才把包圍圈打開一角。高帝脫圍剛出平城就想驅車快跑,夏侯嬰堅決止住車馬慢慢行走,命令弓箭手都拉滿弓向外,最後終於脫離險境。以此功,高帝把細陽一千戶作為食邑加封給夏侯嬰。又以太僕之職跟隨高帝在勾注山以北地區攻打匈奴騎兵,獲得大勝。以太僕之職在平城南邊攻擊匈奴騎兵,多次攻破敵陣,功勞最多,高帝就把奪來的城邑中的五百戶賜給他作為食邑。又以太僕之職攻打陳豨、黥布的反叛軍隊,衝鋒陷陣,擊退敵軍,又加封食邑一千戶。最後,皇帝把夏侯嬰的食邑定在汝陰,共六千九百戶,撤消以前所封的其它食邑。
夏侯嬰自從跟隨高帝在沛縣起兵,長期擔任太僕一職,一直到高帝去世。之後又作為太僕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呂後非常感激夏侯嬰在下邑的路上救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就把緊靠在皇宮北面的一等宅第賜給他,名為「近我」,意思是說「這樣可以離我最近」,以此表示對夏侯嬰的格外尊寵。孝惠帝死去之後,他又以太僕之職侍奉高後。等到高後去世,代王來到京城的時候,夏侯嬰又以太僕的身份和東牟侯劉興居一起入皇宮清理宮室,廢去了少帝,用天子的法駕到代王府第裡去迎接代王,和大臣們一起立代王為孝文皇帝,夏侯嬰仍然擔任太僕。八年之後去世,謚號為文侯。他的兒子夷侯夏侯灶繼承侯位,七年之後去世。兒子共侯夏侯賜繼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後去世。他的兒子夏侯頗娶的是平陽公主,在他繼承侯位十九年時,也就是元鼎二年(前
115)這一年,因為和他父親的御婢通姦,畏罪自殺,封國也被撤消。
穎陰侯灌嬰原是睢陽的一個販賣絲繒的小商人。高祖在剛剛起兵反秦,自立為沛公的時候,功城略地來到雍丘城下,章邯擊敗了項梁並殺死了他。而沛公也撤退到碭縣一帶,灌嬰以內侍中涓官的身份跟隨沛公,在成武打敗了東郡郡尉的軍隊,在槓裡打敗了駐守的秦軍,因為殺敵英勇,被賜與七大夫的爵位。後又跟隨沛公在亳縣以南及開封、曲遇一帶與秦軍交戰,因奮力拚殺,被賜與執帛的爵位,號為宣陵君。又跟隨沛公在陽武以西至洛陽一帶與秦軍交戰,在屍鄉以北地區擊敗秦軍,再向北切斷了黃河渡口,然後又領兵南下,在南陽以東打垮了南陽郡郡守呂的軍隊,這樣就平定了南陽郡。再往西進入武關,在藍田與秦軍交戰,因為英勇奮戰,一直打到霸上,被賜與執珪的爵位,號為昌文君。
沛公被封為漢王之後,漢王拜灌嬰為郎中之職。他跟從漢王進軍漢中,十月間,又被任命為中謁者。跟從漢王還師平定了三秦,攻取了櫟陽,降服了塞王司馬欣。回軍又把章邯圍在了廢丘,但未能攻克。後又跟隨漢王東出臨晉關,降服了殷王董翳(yi,億),平定了他所統轄的地區。在定陶以南地區與項羽的部下龍且、魏國丞相項他的軍隊交戰,經過激烈的拚搏,最後擊敗敵軍。因功被賜與列侯的爵位,號為昌文侯,杜縣的平鄉被封作他的食邑。
以後又以中謁者的身份跟隨漢王拿下碭縣,進軍彭城。項羽帶領軍隊出擊,把漢王打得大敗。漢王向西逃跑,灌嬰隨漢王撤退,在雍丘駐紮。王武、魏公申徒謀反,灌嬰隨從漢王出擊,並打垮了他們。攻克了外黃,再向西招募士卒,在滎陽駐紮。項羽的軍隊又來進攻,其中騎兵很多,漢王就在軍中挑選能夠擔任騎兵將領的人,大家都推舉原來的秦朝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他倆對騎兵很在行,同時現在又都擔任校尉之職,因此可以擔任騎兵將領。漢王準備任命他們,但他們二人說:「我們原為秦民,恐怕軍中士卒覺得我們靠不住,所以請您委派一名常在您身邊而又善於騎射的人做我們的首領。」當時灌嬰年齡雖然不大,但在多次戰鬥中都能勇猛拚殺,所以就任命他為中大夫,讓李必、駱甲擔任左右校尉,帶領郎中騎兵在滎陽以東和楚國騎兵交戰,把楚軍打得大敗。又奉漢王命令自己單獨率領軍隊襲擊楚軍的後方,斷絕了楚軍從陽武到襄邑的糧食供應線。在魯國一帶,打敗了項羽將領項冠的軍隊,部下將士們斬殺楚軍的右司馬,騎將各一人。擊敗柘公王武,軍隊駐紮在燕國西部一帶,部下將士們斬殺樓煩將領五人,連尹一人。在白馬附近,大破王武的別將桓嬰,所統帥的士兵斬都尉一人。又帶領騎兵南渡黃河,護送漢王到達洛陽,然後漢王又派遣灌嬰到邯鄲去迎接相國韓信的部隊。回來到敖倉時,他被升任為御史大夫。
在漢王三年(前
204)時,灌嬰以列侯的爵位得到了杜縣的食邑平鄉。其後,他以御史大夫的身份率領郎中騎兵,隸屬於相國韓信,在歷下擊敗了齊國的軍隊,他所率領的士卒俘虜了車騎將軍華毋傷及將吏四十六人。迫使敵兵投降,拿下了臨菑,活捉齊國守相田光。又追擊齊國相國田橫到嬴、博,擊敗齊國騎兵,所率領的士卒斬殺齊國騎將一人,活捉騎將四人。攻克嬴、博,在千乘把齊國將軍田吸打得大敗,所率士卒將田吸斬首。然後跟隨韓信引兵向東,在高密攻打龍且和留公旋的軍隊,所率領的士卒將龍且斬首,活捉右司馬,連尹各一人、樓煩將領十人,自己親手活捉亞將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