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頁
丞相申屠嘉是梁地人。他以一個能拉強弓硬弩的武士的身份,跟隨高帝,攻打項羽,因軍功升任一個叫做隊率的小官。跟隨高帝攻打黥布叛軍時,升任都尉。在孝惠帝時,升任淮陽郡守。孝文帝元年(前
179),選拔那些曾經跟隨高帝南征北戰,現年俸在二千石的官員,一律都封為關內侯的爵位,得封此爵的共二十四人,而申屠嘉得到五百戶的食邑。張蒼任丞相之後,申屠嘉升任為御史大夫。張蒼免去丞相之後,孝文皇帝想任命皇后的弟弟竇廣國為丞相,但是又說:「我很害怕這樣做會使天下人認為我偏愛廣國。」竇廣國這個人很有才能,而且品德也好,因此皇上才想任命他為丞相。但是孝文帝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後,還是認為他不合適。而高帝時候的大臣又多已死去,活著的人當中看來也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就任命申屠嘉為丞相,就以原來的食邑封他為故安侯。
申屠嘉為人廉潔正直,在家裡不接受私事拜訪。當時太中大夫鄧通特別受皇帝的寵愛,皇帝賞賜給他的錢財已達萬萬。漢文帝曾經到他家飲酒作樂,由此可見皇帝對他寵愛的程度。當時丞相申屠嘉入朝拜見皇帝,而鄧通站在皇帝的身邊,禮數上有些簡慢。申屠嘉奏事完畢,接著說道:「皇上您喜愛您的寵臣,可以讓他富貴,至於朝廷上的禮節,卻是不能不嚴肅對待的。」皇帝說道:「請您不要再說了,我對鄧通就是偏愛。」申屠嘉上朝回來坐在相府中,下了一道手令,讓鄧通到相府來,如果不來,就要把鄧通斬首。鄧通非常害怕,進宮告訴了文帝。文帝說:「你儘管前去無妨,我立刻就派人召你進宮。」鄧通來到了丞相府,摘下帽子,脫下鞋子,給申屠嘉叩頭請罪。申屠嘉很隨便地坐在那裡,故意不以禮節對待他,同時還斥責他說:「朝廷嘛,是高祖皇帝的朝廷。你鄧通只不過是一個小臣,卻膽敢在大殿之上隨隨便便,犯有大不敬之罪,應該殺頭。來人哪,現在就執行,把他斬了!」鄧通磕頭,頭上碰得鮮血直流,但申屠嘉仍然沒有說饒了他。文帝估計丞相已經讓鄧通吃盡了苦頭,就派使者拿著皇帝的節旄召鄧通進宮,並且向丞相表示歉意說:「這是我親狎的臣子,您就饒了他吧!」鄧通回到宮中之後,哭著對文帝說:「丞相差點殺了我!」
申屠嘉擔任丞相五年之後,孝文帝去世了,孝景帝即位。景帝二年(前
155),晁錯擔任內史,因為受皇帝寵愛,地位很高,權力也很大,許多法令制度他都奏請皇帝變更。同時還討論如何用貶謫處罰的方式來削弱諸侯的權力。而丞相申屠嘉也有感於自己所說的話不被採用,因此忌恨晁錯。晁錯擔任內史,內史府個大門本來是由東邊通出宮外的,使他進出有許多不便,這樣,他就自作主張該鑿一道牆門向南通出。而向南出的門所鑿開的牆,正是太上皇宗廟的外牆,申屠嘉聽說之後,就想借晁錯擅自鑿開宗廟圍牆為門這一理由,把他治罪法辦,奏請皇上殺掉他。但是晁錯門客當中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他。晁錯非常害怕,連夜跑到宮中,拜見皇上,向景帝自首,說明情況。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時候,丞相申屠嘉奏請誅殺內史晁錯。景帝說道:「晁錯所鑿的牆並不是真正的宗廟牆,而是宗廟的外圍短牆,所以才有其他官員住在裡面,況且這又是我讓他這樣做的,晁錯並沒有什麼罪過。」退朝之後,申屠嘉對長史說:「我非常後悔沒有先殺了晁錯,卻先報告皇帝,結果反被晁錯給欺騙了。」回到相府之後,因氣憤吐血而死,謚號為節侯。兒子共侯申屠蔑繼承侯位,三年之後去世。共侯之子申屠去病繼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後去世。申屠去病的兒子申屠臾繼承侯位,六年之後,由於身為九江太守接受原任官員送禮而犯了罪,封國被撤消。
自從申屠嘉死去之後,景帝時開封侯陶青,桃侯劉捨先後擔任丞相之職。到了當今皇上的時候,柏至侯許昌,平棘侯薛澤,武強侯莊青翟、高陵侯趙周等人相繼為丞相,他們都是世襲的列侯,平庸無能,謹小慎微,當丞相只不過是濫竽充數而已。沒有一個人是以貢獻傑出、功名顯赫而著稱於世的。
太史公說:張蒼的文章學問、音樂曆法都很精通,是漢朝的一代名相。但是他卻把賈生、公孫臣等人提出的採用正朔、改變服色的主張拋在了一邊,而不加以實行,卻偏偏採用秦朝所實行的顓頊(zhu□n x□,專須)歷,這是為什麼呢?周昌這個人質樸、剛強、正直,是個像木石一般倔強的人。而任敖則是靠舊日他對呂後有恩德才被重用。申屠嘉可以說是剛正堅毅、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他卻既不懂權術又沒有學問,和蕭何、曹參、陳平這些前輩丞相相比,恐怕就要遜色一些啦。
【原文】【註解】
漢武帝時丞相很多,就不一一記名了,也不記錄他們的出身、籍貫、生卒年以及品行、事跡等等,暫且記下武帝征和年間以來的丞相。
車千秋丞相是長陵人,他去世之後由韋丞相接替。韋丞相名賢,是魯國人。他因為諳於讀書而擔任小吏,然後逐漸陞官到大鴻臚之職。曾經有相面的人給他相面,說他可以官至丞相。他有四個兒子,也讓相面的人給他們相面,相到第二個名叫韋玄成的兒子時,相面的人說:「這個兒子大富大貴,日後可以封侯。」韋丞相說道:「即使我當了丞相,被封為侯,繼承侯為的是大兒子,這二兒子怎麼會封侯呢?」後來,韋玄果然當了丞相,因病逝失,而它的大兒子因為犯罪,按照當時的法律,是不能繼承侯位的,因此立韋玄成。韋玄成當時假裝精神失常,不肯為繼承人,但是最終朝廷還是讓他繼承了侯位,還贏得了封侯將臨而讓給別人的好名聲。後來因為騎著馬徑直闖進宗廟,被判為不敬之罪,皇帝下詔,降爵一級,成為關內侯,失去了列侯的爵位,但以前的封邑依然享有。在韋丞相去世之後,由魏丞相接替他的職位。
魏丞相名字叫魏相,是陰濟人。由文職小吏升到丞相之職,但是他這人喜好武藝,他要求自己的部下都要佩帶寶劍,並且規定只有佩帶著寶劍才能上前奏事。若是有沒帶寶劍的下屬官吏,有事需要入內匯報,以至於要向他人借一把寶劍帶上,才敢進府。當時的京兆尹是趙君廣漢,魏丞相上奏皇帝,說趙廣漢犯了應該撤職的罪過,趙廣漢派人挾制魏丞相,想得到免罪的許諾,但是魏丞相堅決不答應。然後趙廣漢又派人威脅魏丞相,把丞相夫人涉嫌殺死侍從婢女一事抬了出來,私下裡奏請重新追查,並且派遣下屬官吏士卒到丞相住宅,逮捕丞相府的家奴婢女嚴刑拷打,追查此事。最後問出的結果是死去的婢女並非是魏夫人用利器所殺。這樣,丞相的司直繁先生就上奏皇帝,說京兆尹趙廣漢威脅丞相,誣告丞相夫人殘殺婢女,派遣官吏士卒包圍搜查丞相住宅,逮捕丞相家人,犯下了殘害無辜的不道之罪。同時又查出趙廣漢擅自逐遣騎士的情事。因罪行重大,趙廣漢被判處腰斬的死刑。其後又有掾使陳平等人揭發檢舉中尚書,涉嫌擅自劫持、威脅當事人,被判為不敬之罪,致使長史以下數名官員都被處死,還有一些人被處以宮刑,下蠶室。而魏丞相最後在丞相的職位上因病去,他的兒子繼承了爵位,後來也是因為騎馬闖進宗廟,犯下了不敬之罪,皇帝下詔,降爵一級,成為關內侯,失去了列侯的爵位,但依然享有以前的故地封邑。魏丞相死去之後,御史大夫邴(b□ng,丙)吉接替了他的職位。
邴丞相的名字叫邴吉,是魯國人。因為喜歡讀書和好法令而官至御史大夫。在孝宣帝時,因為和皇帝有舊交的緣故,被封為列侯,接著又做了丞相。他對事理非常明瞭,而且有超乎常人的聰明和智慧,被後世所稱頌。他在擔任丞相期間因病去世,兒子邴顯繼承了爵位。後來邴顯也是因為騎馬闖進宗廟,犯下了不敬之罪,皇帝下詔,降爵一級,成為關內侯,失去列侯的爵位,但依然享有以前的故地封邑。邴顯做官一直到太僕之職,因為為官昏亂不明,自己和兒子都有營私舞弊、貪贓不法的行為,被免官,降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