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頁
在這篇記載田叔事跡的傳記中,作者以讚佩的口吻突出表現了田叔「義不忘賢、明主之美以救過」的品質和「刻廉自喜」的性格。在這個人物身上,雖然瑕疵互見,但瑕不掩瑜,他的忠誠、嚴於律己的品格以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古往今來的讀者。作者描寫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決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而是借此和漢武帝時代統治者的刻薄寡恩、世風的澆訛相對照,寄寓作者對現實的憎惡。
為了塑造這個性格複雜的人物,作者選取最富有典型意義的事件進行描寫。文中雖然只寫了他衣赭衣自髡鉗跟隨趙王進京,在文帝面前力辯孟舒得失,以及審理梁王和任相魯國幾件事,通過這些個性鮮明的言行舉止的描寫,就使田叔以獨有的風姿站立在讀者面前。文末補敘田叔之子田仁的事跡,他的不肯接受祠金、敢作敢為和他父親獨擅的作風品格相映生輝。作者這樣安排材料,反映了作者選材的精當和安排結構的獨具慧眼。子承父風,一脈相傳,奇人與佳文交融在一起,讀來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文後有褚少孫對田仁,任安事跡的補敘,這些材料的主旨雖和司馬遷寫作主題不合,倒也能夠讓人瞭解他們的一些軼事,其中招募將軍舍人一節的描述堪稱生動之筆,作者通過口吻畢肖人物語言的記述,把衛將軍的目光短淺,趙禹的處事有方,田仁、任安的忿怒機智都表現得活靈活現。這段文字是能夠和司馬遷的文章相媲美的。
【譯文】
田叔是趙國陘城人,他的祖先是齊國田氏的後代。田叔喜歡劍術,曾在樂巨公的住處向他學習黃、老的學說。田叔為人刻峭廉潔,並以此自得。喜歡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遊。趙國人把他推薦給趙相趙午,趙午又在趙王張敖那裡稱道他,趙王任命他為郎中。任職幾年,他峻切剛直清廉公平,趙王雖賞識他,卻沒有來得及提升他。
恰逢陳豨在代地謀反,漢七年(前
200),高祖前去誅討,途徑趙國,趙王張敖親端食盤獻食,禮節十分恭敬,漢高祖卻傲慢地平伸開兩條腿坐著大罵他。當時趙相趙午等幾十人都為此發怒,對趙王張敖說:「您侍奉皇上禮節完備周全,現在對待您竟是如此,我們要求造反。」趙王咬破自己的指頭出了血,說:「我的父親失去了國家,沒有陛下,我們會死後屍體生蛆無人收屍,你們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呢?不要再說了!」於是貫高等議論說:「趙王是忠厚長者,不肯背棄皇上的恩德。」就私下裡互相謀劃弒殺皇上。恰好事情被發覺了,漢朝下命令逮捕趙王和謀反的群臣。於是趙午等人都自殺了,只有貫高願被囚系。這時漢朝又下詔書說:「趙國有膽敢跟隨趙王進京的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著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頭髮,頸上帶著刑具,假稱趙王的家奴跟隨趙王張敖到了長安。貫高等人謀反的事搞清楚了,趙王張敖得以釋放出獄,被廢黜為宣平侯,就推薦稱讚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見他們,跟他們談話,認為朝中的大臣沒有能超過他們的,皇上十分高興,任命他們都做了郡守或諸侯的國相。田叔做漢中郡守十多年,正逢高後去世,諸侯作亂,大臣殺死他們,擁立了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後,召見田叔問他說:「先生知道誰是天下忠厚長者嗎?」田叔回答說:「臣哪裡能夠知道!」皇帝說:「先生是長者啊,應該能夠知道。」田叔叩頭說:「從前的雲中郡太守孟舒是長者。」當時孟舒因為抵禦匈奴犯邊搶劫不力而觸犯刑律,雲中郡遭侵犯搶劫尤為嚴重,被免職。文帝說:「先帝安置孟舒任雲中郡太守十多年了,匈奴才入侵,孟舒就不能堅守,毫無道理地讓士兵死掉幾百人。長者本該殺人嗎?先生怎麼能說孟舒是長者呢?」田叔叩頭回答說:「這就是孟舒為長者的原因。貫高等人謀反,皇上下達了確切明白的詔書,趙國有敢跟隨趙王張敖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掉頭髮頸帶刑具,跟隨趙王張敖到他要去的地方,想要為他效死,自己哪裡料到要做雲中郡太守呢!漢和楚長期對峙,士兵疲勞困苦。匈奴王冒(mo,墨)頓(du,讀)剛剛征服北夷,又來我們邊塞為害,孟舒知道士兵疲勞困苦,不忍心命令他們再作戰,士兵們登城拚死作戰,像兒子為父親、弟弟為兄長打仗一樣,由於這個緣故戰死者有幾百人。孟舒哪裡是故意驅使他們作戰呢!這就是孟舒是長者的原因。」於是皇帝說:「孟舒真是賢德啊!」又召回了孟舒,讓他重新做了雲中郡太守。
幾年後,田叔因犯法失去漢中郡太守的職務。梁孝王派人暗殺從前吳國丞相袁盎,漢景帝召回田叔讓他到梁國審查這個案件,田叔查清了這個案件的全部事實,回朝報告。漢景帝說:「梁王有派人暗殺袁盎的事嗎?」回答說:「臣死罪!梁王有那件事!」皇帝說:「有罪證嗎?」田叔說:「皇上不要過問梁王的事。」皇帝說:「為什麼呢?」田叔說:「現在梁王如不伏法被處死,這是漢朝的刑法不能實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會吃飯不香睡眠不安,這又是您的憂慮啊!」漢景帝非常賞識他,讓他做了魯國的丞相。
田叔剛剛到任,一百多位百姓主動找他,指責魯王奪取財務的事情。田叔抓住為首的二十個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餘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對他們發怒說:「魯王不是你們的君主嗎?怎麼敢譭謗君主呢!」魯王聽說後,非常慚愧,從內庫中拿出錢來讓國相償還他們。田叔說:「君王自己奪來的,讓國相償還,這是君王做壞事而國相做好事。國相不能參與償還的事。」於是魯王就盡數償還給百姓。
魯王喜歡打獵,田叔經常跟隨進入狩獵的苑囿,魯王總是要他到館舍中休息,田叔 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裡等待魯王。魯王多次派人請他去休息,他終究不肯去休息,說:「我們魯王暴露在苑囿中,我怎能獨自到館舍中呢!」魯王因為這個緣故不再大舉出外遊獵。
幾年後,田叔在魯國國相的任上死去,魯王用一百斤黃金給他作祭禮。小兒子田仁不肯接受,說:「不能因為一百斤黃金損害先父的名聲。」
田仁因為身體強健做了衛青將軍的門客。多次跟隨他攻打匈奴。衛將軍推薦稱讚田仁,田仁做了郎中。幾年後,擔任了享有兩千石俸祿的丞相長史,接著又失去職位。後來派他偵視糾察河南、河東、河內三郡。皇帝到東方巡守,田仁奏事言辭精妙,皇帝很高興,任命他做了京輔都尉。過了一個多月,皇帝又提升他做了司直。幾年後因太子謀反受到牽連。當時左丞相劉屈犛親自率領軍隊和太子作戰,命令司直田仁負責關閉守衛城門,因田仁使太子從城門逃逸而犯罪,交給法官審理後處以死刑。一說田仁帶兵到長陵,長陵令車千秋告發田仁叛變,田仁被滅族處死。陘城現在屬於中山國。
太史公說:孔子用稱讚口氣說「住到這個國家一定參與它的政務」,這樣的話說的也是田叔吧!他有節義而不忘賢德,使君王之美發揚光大,還能糾正君王的過失,田仁和我關係很好,我所以把田叔田仁放在一起進行敘述。
褚先生說:我做侍郎時,聽到說田仁早先就和任安關係很好。任安是滎陽人。幼小時就成了孤兒,生活貧困,給別人駕馭車子到了長安,留了下來,想做一個小吏,沒有機會,就瞭解估算一些地方著錄戶籍的情況及人口的多少等。武功是在扶風西邊的小縣,山谷口靠山處有通往蜀地的棧道。任安認為武功是一個小縣,沒有豪門大族,容易提高自己的地位,就留居下來,代替別人做求盜,亭父。後來做了亭長。縣裡的百姓都出城打獵、任安常常給人們分配麋鹿、野雞、野兔等獵獲物,合理安排老人、孩子和壯丁到或難或易的地方,大家都很高興,說:「沒有關係,任少卿分析辯別事情公平,有智謀。」明天又集合開會,聚會的有幾百人。任少卿說:「某某的兒子名叫甲的,為什麼不來呢?」大家都驚訝他認識人的迅速。後來他被任命為鄉中的三老,舉薦為親民之吏,主持鄉邑之事,後
又被任命為享受三百石俸祿的官長,管理百姓。由於皇帝出巡時陳設帷帳供給使用的事情沒有做,被罷免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