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534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534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534頁

朗讀:

(1)募擇:徵募選擇。 (2)富給:富足。 (3)具:準備。 (4)絳衣:深紅色的衣服,漢朝宮中警衛所穿服裝。 (5)玉具劍:劍口和把柄用玉裝飾的劍。 (6)習事:指通曉事理。習:熟悉,通曉。 (7)傳:古書。 (8)「不知其君」二句,和《荀子·性惡》「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語意相近。 (9)衣(yi,義):穿。 十意:內心。 鞅鞅:同「怏怏」,不服氣,不滿意。移:施予,給予。 籍:簿冊。 (13)推第:推舉評價。 (14)桴:鼓槌。 (15)辯治官:辨別自己管理的官員。辯,通「辨」。 (16)保:監護。北軍:京城的衛戍部隊。 (17)河上:黃河岸邊。

其後用任安為益州刺史,以田仁為丞相長史。


  
田仁上書言:「天下郡太守多為奸利(1),三河尤甚,臣請先刺舉三河。三河皆內倚中貴人(2),與三公有親屬,無所畏憚,宜先正三河以警天下奸吏。」是時河南、河內太守皆御史大夫杜父兄子弟也(3),河東太守石丞相子孫也(4)。是時石氏九人為二千石,方盛貴。田仁數上書言之。杜大夫及石氏使人謝(5),謂田少卿曰:「吾非敢有語言也,願少卿無相誣污也(6)。」仁已刺三河(7),三河太守皆下吏誅死。仁還奏事,武帝說,以仁為能不畏強禦(8),拜仁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

(1)奸:行為不軌。利:謀私利。 (2)中貴人:皇帝寵幸的太監。 (3)杜:杜周。 父兄子弟:親屬。《漢書·杜周傳》記載是他的兩個兒子任此二郡太守。 (4)石丞相:石慶。 (5)謝:道歉,謝罪。 (6)誣污:誣告玷污。 (7)刺:刺舉。 (8)強禦:強暴有勢力的人。

其後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將兵,使司直主城門。司直以為太子骨肉之親,父子之間不甚欲近(1),去之諸陵,過(2)。是時武帝在甘泉(3),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責丞相(4)「何為縱太子」,丞相對言「使司直部守城門而開太子」。上書以聞,請捕系司直。司直下吏,誅死。

(1)不甚欲近:特別不想捲進去。近,靠近。 (2)過:指使太子通過城門而逃。(3)甘泉:即甘泉宮,漢武帝建在今陝西淳化縣西北甘泉山上的宮殿。 (4)暴君:即暴勝之。

是時任安為北軍使者護軍,太子立車北軍南門外(1),召任安,與節令發兵(2)。安拜受節,入,閉門不出。武帝聞之,以為任安為詳邪(3),不傅事(4),何也?任安笞辱北軍錢官小吏,小吏上書言之,以為受太子節,言「幸與我其鮮好者(5)」。書上聞,武帝曰:「是老吏也(6),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7),有兩心。安有當死之罪甚眾,吾常活之,今懷詐,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誅死。

(1)立車:停車。 (2)節:符節。 (3)詳:通「佯」,假裝。 (4)傅:通「附」,附合,歸附。 (5)幸:希望。鮮好:指精銳的軍隊。這句話是太子所說。 (6)老吏:老於世故的官吏。 (7)合從:應和隨從。

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1)。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2),禍積為祟(3)。故范蠡之去越(4),辭不受官位,名傳後世,萬歲不忘,豈可及哉!後進者慎戒之(5)。

(1)常:常則,固定不變的法則。 (2)乘:坐,居。 (3)祟:鬼神給人的災難,此指大的不可抵禦的災難。 (4)范蠡:春秋末期,越國大夫,幫助越王勾踐圖強復國,消滅敵國。功成後,不肯接受賞賜爵位,離開越國,經商致富。 後人常讚賞他功成身退得以善終的態度。 (5)慎:千萬。


回目錄

 

《史記》譯注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邱永山 譯注

【說明】

這是一篇記敘古代名醫事跡的合傳。一位是戰國時期的扁鵲,另一位是西漢初年的淳於意。通過兩千多年前享有盛譽的名醫業績介紹,能使人瞭解到祖國傳統醫學在那時已有相當高的水平。這些醫學家們不僅善於綜合運用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也能使用湯劑、針灸、藥酒、藥熨、按摩、甚至食療等各種治療手段;他們醫治的疾病也很廣泛,諸如現代醫學的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均有涉及。同時,我們也能看到當時醫學理論的提高,通過他們及其之前的醫學家的努力,傳統醫學的基礎理論已初具規模,人們在努力掌握這種理論以指導醫療實踐。他們都主張治療要從實際病情出發,要精心慎重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反對以偏概全、淺嘗輒止、墨守成規的錯誤態度。他們也提出了有關疾病預防的一些問題,反映了預防醫學也引起了這些有遠見的醫學家的注意。
作者筆下的扁鵲、淳於意,都是既有某些傳奇色彩而又深深植根生活實際的藝術形象。傳奇色彩使人物個性更生動鮮明;植根生活使他們的言談舉止真切如睹,增強了形象的真實性。這種使傳奇和寫實把握得恰到好處,以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藝術方法的結合,也就使傳中的藝術形象神而不誣,奇而不誕,誇張而不失實。這是本文最有特色之處。另外,古醫書往往術語疊出,文字也抽像生澀,令人望而卻步。此文中所談,主要是醫術,作者卻能在平實的敘述中時見波瀾陡起,讀來也算得曉暢易懂,文章的故事性、通俗性得到一定的提高,於是這篇專業性很強的文章,自然會引起更多讀者的閱讀興趣。再次,文章的選材也頗具匠心。文中對扁鵲、淳於意的重要生平,尤其是從師經過、醫術精妙等,都能娓娓談來,毫不板滯雷同。同寫名醫,同寫醫術,能避免此弊,足見作者選擇材料時,趨新避同的價值取向。文章在介紹淳於意時,選寫了24條和醫案類似的材料,作者卻把它們寫得段段精采新奇,使人不覺重複冗長,充分顯示他醫術的超絕精妙,一位令人嘖嘖讚歎的醫學家形象也就栩栩如生出現在人們眼前。

【譯文】

扁鵲是渤海郡鄚(mao,茂)人,姓秦,叫越人。年輕時做人家客館的主管。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到客館來,只有扁鵲認為他是一個奇人,時常恭敬地對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普通人,他來來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鵲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鵲說:「我有秘藏的醫方,我年老了,想傳留給你,你不要洩漏出去。」扁鵲說:「好吧,遵命。」他這才從懷中拿出一種藥給扁鵲,並說:「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這種藥,三十天後你就能知曉許多事情。」又接著拿出全部秘方都給了扁鵲。忽然間人就不見了,大概他不是凡人吧。扁鵲按照他說的服藥三十天,就能看見牆另一邊的人。因此診視別人的疾病時,能看五臟內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還在為病人切脈。他有時在齊國行醫,有時在趙國行醫。在趙國時名叫扁鵲。
在晉昭公的時候,眾多大夫的勢力強盛而國君的力量衰弱,趙簡子是大夫,卻獨掌國事。趙簡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大夫們都很憂懼,於是召來扁鵲。扁鵲入室診視病後走出,大夫董安於向扁鵲詢問病情,扁鵲說:「他的血脈正常,你們何必驚怪!從前秦穆公曾出現這種情形,昏迷了七天才甦醒。醒來的當天,告訴公孫支和子輿說:『我到天帝那裡後非常快樂。我所以去那麼長時間,正好碰上天帝要指教我。天帝告訴我「晉國將要大亂,會五代不安定。之後將有人成為霸主,稱霸不久他就會死去。霸主的兒子將使你的國家男女淫亂」。』公孫支把這些話記下收藏起來,後來秦國的史書才記載了此事。晉獻公的混亂,晉文公的稱霸,及晉襄公打敗秦軍在殽山後放縱淫亂,這些都是你所聞知的。現在你們主君的病和他相同,不出三天就會痊癒,痊癒後必定也會說一些話。」
過了二天半,趙簡子甦醒了,告訴眾大夫說:「我到天帝那兒非常快樂,與百神遊玩在天的中央,那裡各種樂器奏著許多樂曲,跳著各種各樣的舞蹈,不像上古三代時的樂舞,樂聲動人心魄。有一隻熊要抓我,天帝命令我射殺它,射中了熊,熊死了。有一隻羆走過來,我又射它,又射中了,羆也死了。天帝非常高興,賞賜我兩個竹笥(si,寺),裡邊都裝有首飾。我看見我的兒子在天帝的身邊,天帝把一隻翟犬托付給我,並說:「等到你的兒子長大成人時賜給他。」天帝告訴我說:「晉國將會一代一代地衰微下去,過了七代就會滅亡。秦國人將在范魁的西邊打敗周人,但他們也不能擁有他的政權。」董安於聽了這些話後,記錄並收藏起來。人們把扁鵲說過的話告訴趙簡子,趙簡子賜給扁鵲田地四萬畝。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