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周易 - 34 / 149
文化類 / 周文王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周易

第34頁 / 共149頁。

孫臏到了齊國,齊威王和孫臏交談了一下,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即想拜他為軍師。孫臏說:「龐涓如知道我在齊國,定會嫉妒,不如等有用得着我的時候再出面不遲。」齊王同意了。後來,孫臏陸續打聽到自己的幾位堂哥都已無音訊,才知道原來送信的人也是龐涓派人裝的。前前後後,這一場冤屈全由他一人導演而成。

後來,龐涓帶兵連敗宋、魯、衛、趙等國,齊王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使龐涓連連敗北。最後,孫臏用「減灶法」引誘龐涓來追,暗設伏兵,將龐涓射死在馬陵道上。


  

孫臏在小人當道時能忍辱負重,終於否極泰來,殺死了仇人,並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孫子兵法》。

上經 同人卦第十三 1



【原文】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譯文】《同人卦》:做大事前,大家聚集在郊外統一思想,這是順暢的。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有利於君子去占卜。

《彖傳》說:《同人卦》,陰柔者處在適當的位置,這就與剛健者的位置相應,因此把它叫做《同人卦》。《同人卦》卦辭說:「做大事前,大家在郊外聚集統一思想,順暢,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這說明君主的意願能得到實現。君主辦事果斷,敢於創新,行事堅守純正的原則,互相配合響應,君主的行為是正義的行為,這說明君子通曉天下的志向,維護正理,能受到百姓的擁護,所以能一統天下。

《象傳》說:《同人卦》的卦象是離在下、乾在上,離為火、乾為天,這裡火象徵臣民,其卦象表明君主的命令能下達到群眾中去,同時老百姓的心願也能上傳給君子,故稱為《同人卦》。君子明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因此能把人按類別加以區分。

【啟示】《同人卦》認為,人民的共同心願是實現天下大同。如果你順應了這一思想,則會贏得廣大人民的信任,從而出現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但注意這個大同不是狹隘的宗族團結,更不是拉幫結派,而是老百姓和當政者都拋棄個人私心和一家一族的偏見,以天下為公,同心協力謀求幸福、安康的生活。

【原文】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譯文】初九:聚集在門外統一思想,沒有什麼災禍。

《象傳》說:君子走出王門和老百姓進行溝通,又有誰會遭遇災難呢!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在辦事前,能與周圍的人進行有效溝通,不會犯過錯的。

【原文】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譯文】六二:聚集族人在宗廟裡統一思想,將會遭遇凶險。

《象傳》說:聚集族人在宗廟裡統一思想,將會遭遇凶險,是因為只在宗族中講團結,思想太狹隘。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我們要講團結,但決不是停留在宗族或宗派的和同上。因為人類的最高境界是處處充滿光明、溫暖、友愛,而且全人類都為之努力,任何與之相違背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都遭到人民的反抗。

【原文】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


  

【譯文】九三:將伏兵隱藏在密林中,登上高山望,多年都不敢興兵打仗。

《象傳》說:將伏兵隱藏在密林中,這表明敵人力量太大了。多年都不敢興兵打仗,說明敵方的力量遠遠超出我方的力量,怎麼敢貿然行動呢 •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能團結一部分人在身邊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與競爭對手的力量懸殊太大,決不能貿然行動。

【原文】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譯文】九四:佔領了敵人的城牆,一時沒把城池攻下來。繼續攻打,是吉利的。

《象傳》說:「佔領了敵人的城牆」,最終「沒把城池攻下來」,這符合當時的道義。之所以說它是「吉利的」,因為這不是正義之戰。自然在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時及時醒悟重歸正道是吉利的。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一個人成功在望時,只要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即使遇到挫折,也應繼續奮鬥。

【原文】九五:同人先號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剋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