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典小說 / 清史演義全書目錄
蔡東藩
清史演義 - 241

卻說捻眾自任柱死後,推賴文洸為首領,文洸激厲眾捻,為任柱復讎,自贛榆縣奔至海州,收拾餘燼,再圖大舉。會清軍營內又添了一員郭松林,郭向隷李督麾下,平蘇常有功,應七十二回。任福建陸路提督,前時因病乞假,此番病癒來營,由李鴻章派撥馬步二十營,交他 ...

清史演義 - 242

東捻各股,一律蕩平,朝達捷書,夕頒賞典。李鴻章蒙賞加一騎都尉世職,提督劉銘傳以下,均沐厚賚,曾國藩籌餉有功,已升授體仁閣大學士,至此亦加一雲騎尉世職。清廷待遇功臣,也算不薄了。紅頂子都從人血染出。就中一位勾通捻匪的張七先生,占踞山東省肥城縣 ...


  
清史演義 - 243

李鴻章遂力主防運,擬先扼西北運河,聯築長牆,絶捻出路。適郭松林等追捻南下,道出滄州,滄州南有捷地壩,在運河東岸,當減河口,以時啟閉,蓄泄濟運,減河水深,足限敵騎竄津之路。鴻章飛飭郭松林,騰出潘鼎新、揚鼎勛兩軍,築減河長牆八十餘里,分兵扼守, ...

清史演義 - 244

卻說慈禧太后在宮無事,靜極思動,未免要想出消遣的法子。她生平最喜看戲,內監安得海,先意承志,替太后造了一座戲園,招集梨園子弟,日夕演戲。安得海亦侍着太后,日夕往觀,彷彿唐宮,只慈禧厚福,恰比楊玉環要加十倍。因此安太監愈得太后歡心。安太監于兩 ...

清史演義 - 245

直隷、山東,本是毗連的省分,不到三天,已至濟南。丁撫接讀密諭,立飭總兵王正起,率兵追捕,馳至泰安縣地方,方追着安太監坐船。王總兵喝令截住,船上水手毫不在意,仍順風前進,忙在河邊僱了民船數隻,飛棹追上,齊躍上安太監船中。安得海方纔聞知,大聲喝 ...

清史演義 - 246

慈禧後閲罷,把底稿撕得粉碎,大怒道:「東太后瞞得我好,我向來道她辦事和平,不料她亦如此狠心,我與她決不幹休。」說著,便命李蓮英隨往東宮。蓮英道:「這事也不是東太后一人專主。」索性和盤托出,免得後來枝節。慈禧後道:「此外還有何人,除非是弈了 ...


  
清史演義 - 247

是時曾國藩已調任直隷總督,方因頭暈請假,朝命力疾赴津,與崇厚會同辦理。曾侯到津,主張和平解決,不欲重開兵端,蹈道咸年間的覆轍。又因崇厚就職多年,久習洋務,凡事多虛心聽從。怎奈崇厚非常畏縮,見了法使羅淑亞,竟不能據理與辯。羅淑亞要求四事:一是 ...

清史演義 - 248

列位看到此處,應該問作書的人,究竟這張汶祥,為著何事,去刺馬新貽?小子也無從實考,只聽得故老相傳,馬新貽未顯達時,曾與一個結義兄弟,非常莫逆。嗣因義兄弟娶了一位妻房,生得柳腰杏臉,嫵媚過人,他就覷在眼中,艷羡的了不得。一時不便勾搭,日思夜想 ...

清史演義 - 249

御賜祭文曰:朕惟功懋懋賞,信圭表延世之勛,思贊贊襄,雕俎厚飾終之典。爰申斝奠,用賁絲綸。爾原任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毅勇侯贈太傅曾國藩,賦性忠誠,砥躬清正,起家詞館,屢持節而淪才,洊陟卿曹,輒上書而陳善。值皇華之載賦,聞風木而遄歸。忽鄉鄰有鬥之 ...

清史演義 - 250

看官!這慈禧太后,本是個貪攬大權的英雌,為什麼即肯歸政呢?大約發生此議,總由慈安後主張。慈安後本不願垂簾,被慈禧後抬上此座,這時皇后已經冊立,皇帝已值成年,慈安後意欲息肩,遂倡議歸政。慈禧後不便辯駁,又想同治帝是親生兒子,將來如有大政,總要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