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典小說 / 清史演義全書目錄
蔡東藩
清史演義 - 151

統計回疆分八城,西四城已俱失陷,還有東四城未失,一名喀喇沙爾,一名庫車,一名烏什,一名阿克蘇。阿克蘇為東方屏蔽,張格爾遣兵入犯,直至渾巴什河,距阿克蘇只四十里,城中兵不盈千,人心惶惶,虧得辦事大臣長清,遣參將王鴻儀,領兵六百,扼住河岸,再戰 ...

清史演義 - 152

長齡即將克複喀城情形,由六百里加緊馳奏,滿望朝廷論功行賞,不想朝旨批回,略說:「命將出師,期殲元惡,今乃臨巢兔脫,棄前功,留後患,罪無可辭,長齡奪紫繮,楊遇春奪去太子太保銜,武隆阿奪去太子少保銜,仍着勒限捕獲!」這諭旨也出人意外。長齡未免怏 ...


  
清史演義 - 153

張格爾之倡亂,與大小和卓木不同。大和卓木有管轄回部之權,張格爾無之;小和卓木有主持回教之權,張格爾又無之。彼從挾唪經祈福之伎倆,傳食部落,勢不能偏惑愚民,捽而去之,本易事耳。乃斌靜以後,繼以永芹,永芹以後,繼以慶祥,不能平亂,反致釀亂,數百 ...

清史演義 - 154

札隆阿恐朝廷問罪,與幕中老夫子商量一條諉過的法子,只說伊薩克通賊,潛襲南路,所以前此未曾聞知,有南路無事的奏報。及見了楊芳哈朗阿,仍把這樣話兒,搪塞過去。楊、哈兩人,被他矇混,也代札隆阿上奏洗刷。札隆阿鑽營之力,頗也不小。會大學士長齡,行至 ...

清史演義 - 155

趙金龍既得勝仗,聲勢張甚,桂陽常寧諸土傜,都來歸附,號稱數萬。清廷急命湖廣總督盧坤,湖北提督羅思舉,督師往討,又移貴州提督余步雲助剿。增調常德水師,及荊州滿騎數千,歸盧坤節制。盧坤偕羅思舉至永州,聞報趙金龍率八排傜,及江華錦田各寨傜為一路, ...

清史演義 - 156

忽京中又來詔旨,命禧恩瑚松額率余步雲,赴廣東剿連州八排傜。禧恩瑚松額不敢不去,只得與盧坤相別,移師廣東。原來八排傜的作亂,也是為奸民衙役激迫而起。八排傜向有黃瓜寨,被奸民衙役劫奪,因到官廳起訴,連州同知蔡天培,斷民役償傜千二百金,民役不償, ...


  
清史演義 - 157

獨這皇太后別寓深衷,當時雖不露聲色,後來恰與道光帝閒談,說起皇后敏慧過人,未免有些惋惜模樣。道光帝甚為驚異,細問太后。太后恰道出緣由。略說:「婦女以德為重,德厚乃能載福,若仗着一點材藝,恐非福相。」太后未免迂腐,然也不無見識。這句話,亦不過 ...

清史演義 - 158

這位林公系福建侯官縣人,素性剛直,辦事認真,自翰林院庶吉士,歷級陞官,做到總督,無論何任,他總實心實力的辦去,一點沒有欺騙。實是難得。此番奉旨赴粵,自然執着雷厲風行的政策,恨不把鴉片煙毒,立刻掃除。兩廣總督鄧廷楨,也是個正直無私的好官,與林 ...

清史演義 - 159

英吉利夷人,自議禁菸後,反覆無常,若準其通商,殊屬不成事體,至區區關稅,何足計較。我朝撫綏外國,恩澤極厚,英夷不知感戴,反肆鴟張,我直彼曲,中外咸知。自外生成,尚何足惜?其即將英吉利國貿易停止!欽此。 中英兩國,自此絶交,義律報達英國政 ...

清史演義 - 160

道光帝因定海失守,未免憂慮,常召王大臣會議。軍機大臣穆彰阿以諂諛道寵,平時與林則徐等,本不相和協,至是遂奏林則徐辦理不善,輕開戰釁,宜一面懲辦林則徐,一面再定和戰事宜。又是一個和珅。道光帝尚在未決,忽由直隷總督琦善,遞上封奏一本,內稱:「英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