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話散文 / 朱自清散文全書目錄
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 - 111

然而北平究竟有些和從前不一樣了。說它「有」罷,它「有」貴重的古董玩器,據說現 在主顧太少了。從前買古董玩器送禮,可以巴結個一官半職的。現在據說懂得愛古董玩器的 就太少了。禮還是得送,可是上了句古話,什麼人愛鈔,什麼人都愛鈔了。這一來倒是簡單 ...

朱自清散文 - 112

照傳統的看法,文章本是技藝,本是小道,宋儒甚至于說「作文害道」。新文學運動接 受了西洋的影響,除瞭解放文體以白話代古文之外,所爭取的就是這文學的意念,也就是文 學的地位。他們要打倒那「道」,讓文學獨立起來。所以對「文以載道」說加以無情的攻 ...


  
朱自清散文 - 113

勝利突然而來,時代卻越見沉重了。「人民性」的強調,重行緊縮了「嚴肅」那尺度。 這「人民性」也是一種道。到了現在,要文學來載這種道,倒也是「勢有必至,理有固 然」。不過太緊縮了那尺度,恐怕會犯了宋儒「作文害道」說的錯誤,目下黃色和粉色刊物 的 ...

朱自清散文 - 114

在專制時代的種種社會條件之下,集體的行動是不容易表現的,於是士人的立身處世就 偏向了「節」這個標準。在朝的要做忠臣。這種忠節或是表現在冒犯君主尊嚴的直諫上,有 時因此犧牲性命;或是表現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國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 ...

朱自清散文 - 115

這吃飯第一的道理,一般社會似乎也都預設。雖然歷史上沒有明白的記載,但是近代的 情形,據我們的耳聞目見,似乎足以教我們相信從古如此。例如蘇北的饑民群到江南就食, 差不多年年有。最近天津《大公報》登載的費孝通先生的《不是崩潰是癱瘓》一文中就提到 ...

朱自清散文 - 116

民眾,尤其農民,大多數是聽天由命安分安己的,他們慣于忍饑挨餓,幾千年來都如 此。除非到了最後關頭,他們是不會行動的。他們到別處就食,搶米,吃大戶,甚至于造 反,都是被逼得無路可走才如此。這裡可以注意的是他們不說話:「不得了」就行動,忍得 住 ...


  
朱自清散文 - 117

中唐的時期,比安史之亂還早些,禪宗的和尚就開始用口語記錄大師的說教。用口語為 的是求真與化俗,化俗就是爭取群眾。安史亂後,和尚的口語記錄更其流行,於是乎有了 「語錄」這個名稱,「語錄」就成為一種著述體了。到了宋朝,道學家講學,更廣泛的留下 ...

朱自清散文 - 118

至于詞曲,算是新起於俗間,實在以音樂為重,文辭原是無關輕重的:「雅俗共賞」, 正是那音樂的作用。後來雅士們也曾分別將那些文辭雅化,但是因為音樂性太重,使他們不 能完成那種雅化,所以詞曲終於不能達到詩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著音樂,雅化更難,地位 ...

朱自清散文 - 119

經典文字簡短,意思深長,要多讀,熟讀,仔細玩味,才能瞭解和體會。所謂「意自 見」,「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這是不能着急的。這詩句原是安慰和勉勵那考試失敗的 章惇秀才的話,勸他回家再去安心讀書,說「舊書」不嫌多讀,越讀越玩味越有意思。固然 ...

朱自清散文 - 120

封建社會漸漸垮了,五四時代出現了個人,出現了自我,同時成立了新文學。新文學提 高了文學的地位;文學也給人知識,也教給人怎樣做人,不是做別人的,而是做自己的人。 可是這時候寫作新文學和閲讀新文學的,只是那變了質的下降的士和那變了質的上升的農民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