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99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代散文

第99頁 / 共257頁。

[10]進賢冠:《後漢書.輿服志下》:「進賢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弟子皆一梁。」其制元代始廢。這裡借指官職。

[11]家徒四壁立:家裡窮得只有四周的牆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12]楗:門閂。[13]樹:種。


  

甫:剛、才。[14]扶疏:繁茂分披的樣子。[15]莊老書:指《莊子》、《老子》一類的道家書。[16]元旨:即「玄旨」。

[17]晡:申時,即下午三點至五點。這裡泛指晚上。[18]履綦:原謂鞋的飾物,代指鞋,這裡指人跡。[19]科頭:束髮不戴帽子。

[20]嶠日:高高升起的太陽。嶠,通「喬」,高。[21]冰壺:盛冰的玉壺。喻清涼冰潔。

[22]紺:深青中透紅的顏色。[23]少選:隔不多久。[24]四大:佛教指人身。[25]市廛:商店集中處,猶言市場。

[26]薜荔:又名「木蓮」,常綠藤本植物。[27]丹元府:道家指心。

屠隆15421605,字長卿,又字緯真,號赤水,又號鴻苞居士,鄞縣今屬浙江人。萬曆五年1577進士,除穎上知縣,調青浦,遷禮部主事。與西寧侯宋世恩甚相得,宴遊甚歡。刑部主事俞顯卿嘗為隆所詆,遂以私憾訐隆與世恩淫縱,隆等上疏自理,並列顯卿挾仇誣陷,乃兩黜之。

隆歸,益放情詩酒,好賓客。家貧,以賣文為活。史稱屠隆有異才,「落筆數千言立就」。詩文雜著有《白榆集》、《由拳集》、《鴻苞集》等。

又工曲,著有《曇花記》、《修文記》、《彩毫記》等。

本文選自《晚明小品》。這是屠隆被黜後家居時作。因偶讀書韋瞻的《贈商山僧》詩引起共鳴,表述了作者厭惡污濁的官場生涯,尋求在悠然的隱居生活和老、佛哲學中得到擺脫,代表了封建社會中一部分不願同流合污的知識分子的心態。文章借詩引發,前後呼應,含蓄蘊藉,頗有韻味。

★:46:06

0.10938秒,

偶語小引.黃汝亨

孔肩心澄一泓[1],筆落眾妙,著作非一種。忽有搖落不偶之感[2],乃作《偶語》。為是不偶,而寓諸偶。風緒觸物,靈籟相宣。

予戲謂孔肩:「此豈澤畔之吟[4],出於憔悴;當是苧蘿美人,病而生顰,顰乃益美耳。」

註釋:

[1]孔肩:人名。不詳。泓:清澈的樣子。[2]搖落:凋謝,零落。

不偶:不合。[3]籟:泛指聲音。相宣:相互宣揚。[4]澤畔之吟:戰國楚屈原被放,遊子江潭,行吟澤畔。

後常指謫官失意時所寫的作品。

本文選自《晚明小品選注》卷三朱劍心注。文章以「風緒觸物,靈籟相宣」為喻,說明了言為心聲、有感而發、自成風格的道理。中是「搖落不偶之感」,孔肩的《偶語》並不同於屈原的「澤畔之吟」。結尾兩句簡明而有趣。

普陀遊記.朱國禎



由定海棹舟,自北而東,過數小山,可三四十里,為蛟門,北直金堂山。此處山圍水蓄,宛然一個好西湖也。將盡望見舟山,曰橫水洋。潮落時,舟山當其衝。

其一直貫,其二分左右:左為北洋,右為象山邊海諸處。入舟山口,山東西亙七八十里。南夾近海諸山,山斷續,望見內洋。舟行其中,如泛光月河可愛。

盡舟山為沈家門。轉而北,即蓮花洋。洋長河三四十里,過即普陀矣。



抵普陀之灣,步入一徑。過二小山,即見殿宇。木山皆石,吐出潤土,蜿蜒直下,結局寬平,可三百畝。即以右小山為右臂,一小山圓淨為案,左一長岡,不甚昂。


  
築石台,上結石塔。殿三重,甚宏麗,乃內相奉旨敕建。殿之辛隅[2],為盤陀石山,勢頗高聳。巽方為潮音洞[3],吞吐驚人。

正後迤邐菩薩岩,最高。曳而稍東,一石山,其下即海潮寺也,去前寺不過三里,萬曆八年所建,今已毀。兩寺之間,東濱如海,一堤如虹。海水上下,即無潮猶洶湧駭人。

東望水面橫抹,諸山起伏如帶,色黑,曰鐵袈裟。又東望微茫二山,曰大、小霍山。極目閭尾[4],紅光蕩漾,與天無際。惟登佛頭岩,能盡其概。

若在半腰索引,諸山宛如深壑,空處盡帆如織。彼中人了不知其異且險也。



大約山劈為前後二丈,支各峰巒十餘。前結正龍,即普陀寺。轉後為托,即海潮寺。二大寺外,依山為庵者,五百餘所。

皆窈窕可愛,環山而轉。除曲徑外,度不過三十里。舟山有城有軍有居民,金堂最近。聞其中良田可萬頃,番禁不許佃作 。

大謝山直舟山之南,田亦不少,此皆可耕之地。然邊海之人都以漁為生,不爭此區區粒食計,故地方上下,無有言及者。袁元峰相公欲行之,有司以為擾民而已。



普陀是明州龍脈最盡處,風氣秀美。雖不甚險遠,而望洋者卻步。即彼中士民,罕有至者。凡僧以朝南海為奇,朝海者又以渡石樑橋為奇。

梁之南有曇花亭,下數級即為梁。橫亙可十丈,脊闊亦二三尺,際北有絶壁,有小觀音廟在焉。余坐上方廣寺,親見二十餘僧,踏脊于平地,其一行數步,微震懾,凝立。少選卒渡,眾皆目之,口喃喃不可辨。

問之山僧,曰:「幾不得轉人身也。」

普陀一無所產,歲用米七八千石,自外洋來者,則蘇、松一帶,出瀏河口,風順一日夕可到。兩地皆載米以施,出自婦女者居多。自閩、廣東者皆雜貨,恰夠歲用。本山之僧,亦買田舟山,其價甚貴。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