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201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代散文

第201頁 / 共257頁。

於是采菊泛酒[27],樂飲將半,予起,言于眾曰:「今天下板蕩[28],十年之間,諸侯不能保其國,大夫士之不能保其家,奔走離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與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於田裡,撫佳節之來臨,登名山以眺望,舉觴一醉,豈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離合之難保也,請書之於石,明年將復來,使得有所考焉。」眾曰:「諾!」遂書以為記。

註釋:


  

[1]至正二十二年:至正為元順帝年號,二十二年相當於公元1362年。[2]霖:連綿不停的雨。霽:雨停止。[3]灝hào氣:瀰漫于天地之間的大氣。

澄肅:澄澈肅清。[4]寒:背棄。[5]醪láo:酒。[6]塢:四面高中間低的谷地,這裡指山塢。

[7]蒙翳:遮蔽。[8]泠泠:清越。築:古代一種打擊的絃樂器。[9]白雲寺:在天平山南麓。

[10]狙杙jū yì:像獼猴攀登小木樁一樣。[11]噬shì:咬。[12]蟠pán:盤曲。拏:牽引。

[13]綫脈縈絡:形容泉水細如綫,如脈,攀纏在一起。[14]磴舟:石磴盤曲。[15]龍門:為登山要道。其地兩岩壁立對峙,中通一小徑,僅容一人側身而過,稱為龍門,又名一綫天。

[16]哦:吟哦。[17]咷:號哭。[18]蹇裳:提起衣裳。武:步。

[19]浮浮:流動飄蕩的樣子。[20] [風翏][風翏]liáo:風聲。[21]渺:渺遠的樣子。悠悠:遙遠,無窮盡。

[22]舉:飛。[23]筱xiǎo:小竹子。[24]谽hān呀:山谷空闊的樣子。[25]尤:責怪。

[26]恇kuāng怯:懦弱,膽小。頽敗:衰敗。[27]泛酒:猶言「泛觴」,在水邊流觴飲酒。[28]板蕩:《板》、《蕩》,《詩經.大雅》篇名,都是寫周厲王無道的詩,後因稱政局混亂為「板蕩」。

`

本文選自《高青丘集.鳧藻集》卷一。作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九月,時作者二十七歲,天平山在江蘇蘇州市西吳縣境內,離蘇州十四公里,自唐宋以來,就逐漸成為風景遊覽區。《姑蘇志》說:「天平山在支硎南五里,視諸山最為崷崒。其林木亦秀潤,山多奇石,詭異萬狀。

」因山頂正平,故稱天平。本文以細緻的筆觸,描寫了遊覽天平山的經過,以及遊覽中的感慨。它熔寫景、記人、抒慨于一爐,文字生動逼真,歷歷如見。

游五泄記.王思任

《水經注》是也,中二泄不可至。宋景濂獨難四級[2],蓋從下溯上,又于二泄之中身試之矣。謝玄卿、刁景純輩所游遇不可知[3],若近日徐文長、袁中郎、陶周望俱未至三泄與四泄[4]。今次第言之:

從寺右走裡許,先見者乃第五泄也,約三十丈,團鹽萬斛下,夾溪造雲壁立,酈道元已貌得七八也[5]。過潭壁鬥凸三丈許,履不可革,粘齧如蜒[6],進生退死,雷霆不聞。初苦上,旋苦下,屏息如盜響鈴。突見砰雪再來,此四泄也。

同行孝廉范敬升先眠采玉河上[7],予與文學陳奕倩、僧魯逸、曹源續至[8],各踞一壑,此時人在勃律天西[9],望見蔡漢逸兩試兩落[10],以為瓠肉[11],絶想矣。良久勉上,半前半卻,正盜響鈴處也。幸而至,亦坐,坐奠,搖首半刻乃笑。而三泄坳隱在對山隈上,蠻強取之,石芒棘杪,着處寄命,阿奴欲忠一臂,忽口噤不悉說何事,昆陽圍中你我不相顧也[12]。

三泄態備出,傾者,滾者,飛者,跳者,煮者,突者,沖而過者,喧豗綉蹴,其沫猶可滌肝。棲賢三峽非不妙[13],那得騎而狎之?朱約之浮以大白[14],此酒不宜勸人矣。仄壑右上,得用腳掌數丈,望見二泄,老蓑衣掛下短白鬚也。石腹膩泄,不知陟,力人先之,汲我以裹足布,再墜而引,若淫濕,斷不能也。

第一泄飛下,聲怒,色怒,勢怒,然無暇料理之,絶壁垂尺餘在外,失一跬[15],千古不問矣。飛瀑雄吼,貫頂劈來,上有龍井,洶回

萬仞,以青竹及材杖投之,有入無出此酥魂魄府也。駭而上之,為劉龍子拜母處,頭顆印存,又上之,其家也。又上之,則地名紫閬,屬富陽治[16],殷殷鷄犬聲出也。


  
忽而平田廣陌,眉鎖頓開。如從十地拔出三天門,無復歸里,特予人一條生路,奇絶。乃從響鐵嶺大步而下。

是游也,喜樂不償畏懼,生人只堪一寄耳。吾意鑿通縣度[17],亦不必五牛屎金[18],千梁無柱,然而不樂為之者。僧欲險之,而山川亦欲閟之也。雖然,險閟正兆爾佳,必欲幾平褥善,即無過邯鄲道也[19]。

註釋:

[1]五泄:山名,在浙江諸暨縣。《水經注》卷四十《漸江水》:「溪廣數丈,中道有兩高山夾溪,造雲壁立,凡有五泄。……上泄懸二百餘丈,望若雲垂,此是瀑布,土人號為泄也。」《浙江通志.山川》:「諸暨縣西五十里,《輿地誌》:山峻而五級,故以為名,刁約謂之小雁蕩。

」[2]宋景濂: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金華人。朱元璋起兵時被征,官至翰林學士。明代開國之典章制度,宋濂多參與制訂。洪武十三年被貶置茂州,中途病卒。

正德中追諡文憲。[3]謝玄卿:不說。刁景純:刁約,字景純,宋仁宗時進士,曾知揚州府。[4]徐文長:即徐渭。

袁中郎:即袁宏道。陶周望:即陶望齡。[5]酈道元:《水經注》的作者,北魏時人。[6]齧niè聶:咬、啃,同「嚙」。

[7]孝廉:舉人。[8]文學:指儒學教官。[9]勃律:西域地方政權名,唐有大、小勃律。此指極遠。

[10]蔡漢逸:王思任友人。見《蔡漢逸梅花詩序》。[11]瓠:葫蘆。[12]昆陽:地名,在今河南許昌。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