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散文(風景遊記篇) - 126 / 161
白話散文類 / 作者群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現代散文(風景遊記篇)

第126頁 / 共161頁。

乾隆、嘉慶以後,直到民國時期,朝野上下,無不歌功頌德,譽為曠世偉業。弘曆本人在敘述他下令編纂的目的時就宣稱:「余搜四庫之書,非徒博古文之名,蓋如張子即宋學者張載所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絶學,為萬世開太平,胥於是乎系。」《大清一統志》上描寫它「琅函瓊冊,輝燭霄漢」。文津閣的御製詩碑上,乾隆躊躇滿志地題七律一首,自誇「名山藏實無過此」,說的大體也是事實。

解放以後,不少史學家在提到《四庫全書》時,多強調它編纂過程中的消極面:清政府網羅知名學者文人編纂此書,是對漢族士大夫的一種策略或陰謀。讓他們年年月月在浩繁的故紙堆中校勘考據,索引鈎沉,青春伏案,皓首窮經,虛度大好年華,耗盡畢生精力,也就無心再去舞文弄墨,發泄故國之思了。而且在編纂過程中,對那些「詆毀本朝」、內容「悖謬」或有「違礙字句」的,不斷地用銷毀、撤毀、篡改種種手法,大量地燒書、改書。十年中,共銷毀「禁書」二十四次,五百三十八種,一萬三千八百餘冊。


  

比起十年動亂中林彪、江青一夥煽動的大規模燒書毀書,是小巫見大巫了。從《四庫全書》編成以來,民間刻書家冒着危險偷偷地刻印的「禁書」,就成為藏書者視為奇貨的珍本。因此,他們認為編纂《四庫全書》之罪,同大興文字獄也是不相上下的。

我覺得,還是魯迅先生的評價比較全面、公允。

他說:「清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個,尤其後兩個皇帝,對於『文藝政策』或者說得較大一點的『文化統治』,卻真盡了很大的努力的。文字獄不過是消極的一面,積極的一面則如欽定四庫全書,于漢人的著作,無不加以取捨作為定本。」

他也說:「乾隆纂修四庫全書,是頌之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於內廷,還頒之於文風頗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閲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骨氣的人。」

魯迅先生有褒有貶,有肯定也有批判。《四庫全書》的編纂者們,那五百多位為之淌過汗水、流過血淚,在文字波濤中經歷過浮沉的學者們,倘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松雲峽:留下了乾隆的內心獨白

清晨的松雲峽,寂無人影,鳥鳴上下,一陣松風吹過,更顯得幽靜深邃。一路行來,我在一塊不太顯眼的臥碑前停下腳步,細細端詳。

碑上刻着乾隆皇帝從公元1775年到1798年這23年間用同一題目寫的《林下戲題》六首詩。

對於這位老先生的詩,人們從來不敢恭維。有人在論詩時以他為例,說他一生作詩不計其數,但文學史上從未承認他是詩人,甚至都不屑于簡單地提一句。這是真的。無論在他生前或死後,也從未刊行過《高宗御製詩全集》或《愛新覺羅·弘曆詩選》之類的書。

在北京故宮或江南一些名勝處,人們常常看到他的「禦題」詩,但很少會讀完全詩,更不用說記住它了。那種富貴天子的口吻,矯揉造作的字句,不僅味同嚼蠟,而且令人生厭。即如這避暑山莊,觸目見到的,大多數都是「二十年來衣食足,黔黎猶載聖恩宣」、「重憶瓊筵陪色笑,金匙常抱手調羹」這類自我吹噓、自我陶醉的頌詩,實在不堪卒讀。

但是眼前這《林下戲題》倒非同一般,值得玩味,它多少流露了詩作者的心聲:他的願望和追求,他的煩惱和頽喪。

先看這第一首:「偶來林下坐,嘉陰實清便。樂彼艱僂指,如予未息肩。尖曦遮葉度,爽籟透枝穿。擬號個中者,還當二十年。




  
落款是「乙未季夏下浣」。乙未是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那正是清王朝的最盛時期,也是乾隆本人煊赫的「文治武功」達到峰巔的時代。他乘鑾輿順松雲峽的石板禦道,出西北門去殊象寺、羅漢堂和普陀宗乘廟拈香禮佛,祈求大清朝國祚長久,他本人延年益壽。松下小憩,在左顧右盼、洋洋得意之際,想起幾位已經告退回鄉、歸隱林下的文臣,不禁惹動了一些林泉之想。

在末二句下有一條小註:「余嘗立願,至八十五歲即當歸政,距今尚有二十年,方得遂林泉之樂耳。」

他雖想「息肩」,「遂林泉之樂」,但也許尚未選定繼承人,還要在眾多的皇子中仔細考察,因此以二十年為期。雖是「戲題」,也還是透露了一點心曲。

過了十年,過鬆雲峽時想起前事,他又寫一首。末二句是「迅矣稱林下,一旬非遠年。」再有十年,當「林下人」有望了。八年以後,在松雲峽又寫一首:「昔盼十年遠,今知近二年。

」很有點即將如願以償的欣喜心情了。兩年以後,即乾隆六十年,他將皇位交給兒子顒琰嘉慶皇帝,自己當「太上皇」,但覺得還不能「息肩」,在《林下一首四疊乙未韻》中,艱難地說:「天恩符獲已,子政訓猶肩。察吏賢及否,勤民吃與穿。」他還要繼續訓導剛繼承皇位的兒子,似乎肩上的擔子還不輕,但是卻不願觸及自己的一塊心病。

因為,就在他傳位給嘉慶的十二天以後,大規模的白蓮教農民起義在湖北的宜都、枝江、宣城、襄陽相繼爆發,舉起反清大旗,粉碎了康乾以來「太平盛世」的局面。而且很快便衝破清政府軍的圍堵,攻入河南、陝西、四川,在中原大地燃燒起一股燎原的烈火。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