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林語堂散文集 - 57 / 97
白話散文類 / 林語堂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林語堂散文集

第57頁 / 共97頁。

今人讀書,或為取資格,得學位,在男為娶美女,在女為嫁賢婿;或為做老爺,踢屁股;或為求爵祿,刮地皮;或為做走狗,擬宣言;或為寫訃聞,做賀聯;或為當文牘,抄賬簿;或為做相士,占八卦;或為做塾師,騙小孩……諸如此類,都是借讀書之名,取利祿之實,皆非讀書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錢,上大學,跑百米,拿一塊大銀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為這似乎亦非讀書的本旨。

今日所談,亦非指學堂中的讀書,亦非指讀教授所指定的功課,在學校讀書有四不可。所讀非書。學校專讀教科書,而教科書並不是真正的書。今日大學畢業的人所讀的書極其有限。


  

然而讀一部《小說概論》,到底不如讀《三國》、《水滸》;讀一部歷史教科書,不如讀《史記》。無書可讀。因為圖書館存書不多,可讀的書極有限。不許讀書。

因為在課室看書,有犯校規,例所不許。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課,則等於自晨至晚被監禁起來,不許讀書。書讀不好。因為處處受訓導處干涉,毛孔骨節,皆不爽快。

且學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學,乃記問之學。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禮記》早已說過。書上怎樣說,你便怎樣答,一字不錯,叫做記問之學。倘是你能猜中教員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樣答出,便得一百分,於是沾沾自喜,自以為西洋歷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實西洋歷史你何嘗知道百分之一。

學堂所以非注重記問之學不可,是因為便于考試。如拿破崙生卒年月,形容詞共有幾種,這些不必用頭腦,只需強記,然學校考試極其便當,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實上于學問無補,你們的教員,也都記不得。要用時自可在百科全書上去查。又如羅馬帝國之亡,有三大原因,書上這樣講,你們照樣記,然而事實上問題極複雜。

有人說羅馬帝國之亡,是亡於蚊子傳佈寒熱瘧,這是書上所‧無的。‧

今日所談的是自由的看書讀書;無論是在校,離校,做教員,做學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閒必讀書。這種的讀書,得以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人之初生,都是好學好問,及其長成,受種種的俗見俗聞所蔽,毛孔骨節,如有一層包膜,失了聰明,逐漸頑腐。讀書便是將此層蔽塞聰明的包膜剝下。

能將此層剝下,才是讀書人。並且要時時讀書,不然便會鄙吝復萌,頑見俗見生滿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時時讀書所致。所以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一人在世上,對於學問是這樣的:幼時認為什麼都不懂,大學時自認為什麼都懂,畢業後才知道什麼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麼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大學生自以為心理學他也唸過,歷史地理他亦唸過,經濟科學也都唸過,世界文學藝術聲光化電,他也唸過,所以什麼都懂。畢業以後,人家問他國際聯盟在哪裡‧他說「我書上未唸過」,人家又問法西斯蒂在意大利如何‧他也說「我書上未唸過」,所以覺得什麼都不懂。到了中年,許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樓,有身份,做名流,戴眼鏡,留鬍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時他的世界已經固定了:女人放胸是不道德,剪髮亦不道德,社會主義就是共產黨,讀《馬氏文通》是反動,節制生育是亡種逆天,提倡白話是亡國之先兆,《孝經》是孔子寫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見非常之多而且確定不移,所以又是什麼都懂。其實是此種人久不讀書,鄙吝復萌所致。

此種人不可與之深談。但亦有常讀書的人,老當益壯,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進,就是能時時讀書所以心靈不曾化石,變為古董。

讀書的主旨在於排脫俗氣。黃山谷謂人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須知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學府中亦頗多此種人。然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在官僚商賈則無妨,在讀書人是不合理的。


  
所謂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為並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臉,所以「可憎」;脅肩諂笑,面孔漂亮,便是「可愛」。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臉,盡可于跑狗場、跳舞場,及政府衙門中求之。有漂亮臉孔,說漂亮話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讀書與面孔漂亮沒有關係,因為書籍並不是雪花膏,讀了便會增加你的容輝。

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專看臉蛋,凡有鵝臉柳眉皓齒朱唇都叫做美人。但是識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專看風韻,笠翁所謂三分容貌有姿態等於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於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談起話來,使你覺得可愛;也有滿臉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廳裝飾甚好,但一與交談,風韻全無,便覺得索然無味。

黃山谷所謂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讀書人之議論風采說法。若《浮生六記》中的蕓,雖非西施面目,並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章 太炎臉孔雖不漂亮,王國維雖有一條辮子,但是他們是有風韻的,不是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簡直可認為可愛。

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說話雖然漂亮,聽了卻令人作嘔三日。

至于語言無味着重「味」字,那全看你所讀是什麼書及讀書的方法。讀書讀出味來,語言自然有味,語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讀書讀了半世,亦讀不出什麼味兒來,那是因為讀不合的書,及不得其讀法。讀書須先知味。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