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徐霞客遊記 - 100 / 338
古典散文類 / 徐宏祖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徐霞客遊記

第100頁 / 共338頁。

村南石峰如屏,東西橫亙,從西嘴望之,只薄若立指。從其腋東轉南山之坳,則遂出山南大道。始馳而西,共三里過萬洞寺,則寨山在其西矣。其地石山始開,平疇如砥,而寨山兀立其中。望其東崖,穹然壁立,懸崖之上,有室飛嵌,而不見其徑。轉循山南,抵山西麓,乃歷級北上。當〔寨山〕西北隅,崖開一罅,上架橫樑,乃逾梁入洞,貫腹而東,透出東崖,已在嵌室之內矣。余時急於東出,西洞真形俱不及細按。及透東洞,始解衣憩息,竟圖托宿其間,不暇更問他勝矣。

十五日寨山洞中多蚊,無帳睡不能熟。晨起,曉日即射洞而入,余不候盥櫛,輒遍觀洞中。蓋其洞西北東南,前後兩闢,而中則通隘,僅容一人。由西麓上山腰,透入飛石下,旋轉躡其上,卷石為橋,以達洞門。門西北向,門內洞界為兩,南北並列,俱平整可居。北洞之後,即通隘透腹處也,隘長三丈。既入,即寬闢為岩,懸乳垂蓮,氤氳左右,而僧結屋掩其門。東岩上下,俱極崇削,惟屋左角余飛台一掌,不為屋掩。


  

余先是中夜為蚊所驅,時出坐其上。

月色當空,見平疇繞麓,稻畔溢水,致甚幽曠。東岩之下,亦有深洞,第不透明。路當山麓,南轉始得東上。余既晨餐,西北望黃金岩頗近,亟趨焉,不復東尋下洞也。

下山西麓,過竹橋,由村北西北行,三里,抵岩之陽。

其山骨立路北,上有豎石如觀音,有伏石如蝦蟆,土人呼為「蟆拐拜觀音」。

拐即蛙之土名也。

自九疑瑤峒,俱以取拐為務。

其下即裂為洞,洞不深而高,南北交透,前低後峻。後門之半,復有石橫飛,若駕虹空中,門界為二。既內外分啟,亦上下層分,映徹之景,莫此為甚,土人俱指此為黃金岩。余既得之黃公之外,又覺此洞之奇,雖中無鐫刻,而心有餘倖幸運。由洞內上躋,北出駕虹之下,俯瞰北麓,拖劍江直嚙其下而西去焉。

踞坐久之,仍南下出洞。其右復有一洞,門亦南向高裂,其內則深入而不透,若重峽而已。

已從西麓北轉,山之西北,亦有一洞西向,則中穹而不深,亦不透。

其對山有東向之洞,與此相向,若門廡對列。其洞則內分四支如「十」字。東北二門則外透而明,然東其所入,北乃懸崖也;西南二峽則內入而黑,然西其上奧,南乃深潭也。拖劍之水在東峰之北,抵此洞前,轉北循山。當洞有橋跨之,橋內匯而為池,亦山叢水曲之奧矣。

出洞,不知其名,心詫其異,見汲水池中者,姑問之。

其人曰:“此洞無名。

其上更有一洞,可躋而尋也。「亟從之。適雨至不為阻,披箐透崖而上。南北兩石屏並立而起,微路當其中,甚峻。洞峙南屏後,門亦東向,而不甚宏。門左刻石一方,則宋人遺蹟也,言此洞山回水繞,洞名黃金,為東坡居士香火院。岩中東坡題額可拓,予急覓之。洞右有舊鎸,上有」黃金岩“三字可辨。其下方所書,則泐剝無餘矣。

始知是洞為黃金,而前乃其東峰之洞。一黃金洞而既能得土人之所不知,又能知土人之所誤指,且又知其為名賢所遺;第東坡不聞至桂為可疑耳。洞內無他奇,而北轉上透天光,斷崖崩溜,無級可攀。乃出門左,見北屏內峽,有路上躋,第為積莽所翳,雨深蔓濕,不堪置足,余賈勇直前,靜聞不能從焉。既登,轉而南,則上洞也。洞門北向。門外棘蔓交絡,余縷分而節斷之,乃得入門。門內旁竇外通,重樓三疊,下俯甚深,上眺亦異,然其上俱無級罅可攀。諦視久之,見中洞之內,有旁竇〔玲瓏,懸隙宛轉,〕可穿而上,第隘而層折,四體難舒。於是脫衣赤體,蛇伸蠖huò一種昆蟲曲,遂出上層〔平庋閣上〕,踞洞口飛石駕梁之上,高呼靜聞,久而後至,亦以前法教猱而升,乃共下焉。


  

時顧仆待下洞橋端甚久,既下,越橋將西趨屏風山,欲更錄《程公岩記》並《壺天銘序》。回望黃金岩下,其西北麓諸洞尤多,乃復越橋而西,隨拖劍繞山北麓,其處又〔得〕北向洞二,西向洞三,或旁透多門,或內夾深峽,一山之麓,靡不嵌空,若垂雲覆冀焉。極西一洞門,亦自西北穿透東南,亦北低南峻,與東峰缺。午,令顧仆先炊王慶宇處,余與靜聞西望屏風山而趨。將度拖劍水,望〔屏風、黃金〕兩山之中,又南界一山,其下有洞北向,復迂道從之。

則其洞亦旁分兩門,一北一東,此山之東北隅洞也。其西有級上躋,再上而級崩路削,又有洞北向。其前有垣,其後有座,乃昔時梵宇所托,雖後左深竅可入,然暗不能窮。乃下抵西北隅,則旁透之洞,中空之峽,又連闢焉,頗與黃金岩之西北同。而正西一洞,高穹層列,〔紛拿傑張,此〕又以雄厲見奇,〔非尋常窈窕窟也。〕土人見予久入,詫而來視,余還問其名,知為飛石洞。從此遂西度石堰,共一里入程公岩,錄東崖記、銘二紙。

銘乃范成大,記乃侯彭老。

崖高石側,無從緣拭,抄錄甚久,有數字終不能辨。時已過午,腹中枵然,乃出岩北趨王氏。不半裡,過一村,以衣質梯抵押,復肩至岩中,緣拭數字,盡錄無遺。

復緣拭西崖《張安國碑》,以其草書多剝,有數字不辨焉。

時已下午,於是出洞還梯,北二里,飯于王氏。王氏殺鷄為黍,待客愈隆。其母再留止宿,余急於入城,第以胡槻詩下劉居顯跋未錄,居顯,升之乃郎。攀凳拂拭,而慶宇復負而前趨。西一里,入道士岩東峽門,穿入洞中,拭左崖,再讀跋,終以剝多置。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