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徐霞客遊記 - 102 / 338
古典散文類 / 徐宏祖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徐霞客遊記

第102頁 / 共338頁。

陽朔縣北自龍頭山,南抵鑒山,二峰巍峙,當灕江上下流,中有掌平之地,乃東面瀕江,以岸為城,而南北屬於兩山,西面疊垣為雉,而南北之屬亦如之。西城之外,最近者為來仙洞山,而石人、牛洞、龍洞諸山森繞焉,通省大路從之,蓋陸從西而水從東也。其東南門鑒山之下,則南趨平樂,水陸之路,俱統于此。正南門路亦西北轉通省道。直南則為南鬥山延壽殿,今從其旁建文昌閣焉,無徑他達。正北即陽溯山,層峰屏峙,東接龍頭。東西城俱屬於南隅,北則以山為障,竟無城,亦無門焉。而東北一門在北極宮下,僅東通江水,北抵儀安祠與讀書岩而已,然俱草塞,無人行也。惟東臨灕江,開三門以取水。從東南門外渡江而東,瀕江之聚有白沙灣、佛力司諸處,頗有人煙雲。

上午抵城,入正東門,即文廟前,從其西入縣治,荒寂甚。縣南半裡,有橋曰「市橋雙月」,八景之一也。


  

〔橋下水西自龍洞入城,〕橋之東,飛流注壑。

〔壑大四五丈,四面叢石盤突,〕是為龍潭,入而不溢。橋之南有峰巍然獨聳,詢之土人,名曰易山,蓋即南藉以為城者。其東麓為鑒山寺,亦八景之一。

「鑒寺鐘聲。」寺南倚山臨江,通道置門,是為東南門。

山之西麓,為正南門。其南崖之側,間有罅如合掌,即土人所號為雌山者也。從東南門外小磴,可至罅傍。余初登北麓,即覓道上躋,蓋其山南東二面即就崖為城,惟北面在城〔內〕,有微路級,久為莽棘所蔽。乃攀條捫隙,久之,直造峭壁之下,莽徑遂絶。復從其旁躡巉石,緣飛磴,盤旋半空,終不能達。乃下。已過午矣。時顧仆守囊于舟,期候于東南門外渡埠旁。於是南經鑒山寺,出東南門,覓舟不得,得便粥就餐于市。

詢知渡江而東十里,有狀元山,出西門二里,有龍洞岩,為此中名勝,此外更無古蹟新奇著人耳目者矣。急於覓舟,遂復入城,登鑒山寺,寺倚山俯江,在翠微中,城郭得此。沈彬詩云「碧蓮峰裡住人家」,誠不虛矣。時午日鑠金形容天氣酷熱,遂解衣當窗,遇一儒生以八景授告訴。市橋雙月,鑒寺鐘聲,龍洞仙泉,白沙漁火,碧蓮波影,東嶺朝霞,狀元騎馬,馬山嵐氣。

復由二門覓舟,至文廟門,終不得舟。於是仍出東南門,渡江而東,一里至白沙灣,則舟人之家在焉。而舟泊其南,乃入舟解衣避暑,濯足沽醪,竟不復搜奇而就宿焉。

白沙灣在城東南二里,民居頗盛,有河泊所在焉。其南有三峰並列,〔最東一峰曰白鶴山。〕江流南抵其下,曲而東北行,抱此一灣,沙土俱白,故以白沙名。

〔其東南一溪,南自二龍橋來,北入江。溪在南三峰之東,逼白鶴西址出。溪東又有數峰,自南趨北,界溪入江口,最北者,書僮山也,江以此乃東北逆轉。〕二十三日早索晨餐,從白沙隨江東北行。一里,渡江而南,出東界書僮山之東。由渡口東望,江之東北岸有高峰聳立,四尖並起,障江南趨。其北一峰,又岐分支石,綴立峰頭作人形,而西北拱邑,此亦東入山之一也。既渡,南抵東界東麓。

陂塘高下,林木翛xiāo然,有澄心亭峙焉,〔可憩。〕又東一里,過穆山村,復渡江而東,循四尖之南麓趨出其東,〔山開目曠,奇致愈出。前望〕東北又起一峰,上分二岐,東岐矮而欹斜,〔若僧帽垂空,〕西岐高而獨聳,此一山之二奇也。四尖東枝最秀,二岐西岫最雄,此兩山之一致也。而回眺西南隔江,下則尖崖並削,上則雙岫齊懸,此又即書僮之南,群峰所幻而出者也。時循山東向,又五里已出二岐,東南逾一嶺而下,是為佛力司福利。

〔司當江南轉處,北去縣十里。〕置行李于旅肆,問狀元峰而上,猶欲東趨,居人指而西,始知即二岐之峰是也。西峰最高,故以狀元名之。乃仍逾後嶺,即從嶺上北去,越嶺北下,西一里,抵紅旗峒dòng。


  
竟峒,西北一里抵山下,路為草沒,無從得上,乃攀援躑躅,漸高漸得磴道,旋復失之,蓋或翳或現,俱草之疏密為致也。西北上一里,逾山西下坳,乃東北上二里,逾山東上坳,此坳乃兩峰分岐處也。從坳西北度,亂石重蔓,直抵高峰,崖畔則有洞東向焉。

洞門雖高,而中不深廣,內置仙妃像甚眾,土人刻石于旁,言其求雨靈驗,又名富教山焉。洞上懸竅兩重,檐覆而出,無由得上。洞前有峰東向,〔即似僧帽者。其峰〕亦有一洞西與茲山對,懸崖隔莽,不能兼收。

坐洞內久之,東眺恭城,東南瞻平樂,西南睨荔浦,皆重山橫亙。時欲一登高峰之頂,洞外南北俱壁立無磴,從洞南攀危崖,緣峭石,梯險踔虛,猿垂豹躍,轉從峭壁之南,直抵崖半,則穹然無片隙,非復手足之力所及矣。時南山西市,雨勢沛然,計上既無隙,下多灌莽,雨濕枝繆,益難着足。亟投崖而下,三里,至山足,又二里,逾嶺,飯于佛力肆中。居人蘇氏,世以耕讀起家,以明經貢者三、四人。見客至,俱來聚觀,言此峰懸削,曾無登路。

數年前,峰側有古木一株,其仆三人禱而後登,梯轉絙級,備極其險,然止達木所,亦未登巔,此後從無問津者。下午,雨中從佛力返,共十里,仍兩渡而抵白沙灣,遂憩舟中。

佛力司之南,山益開拓,內雖尚餘石峰離立,而外俱綿山亙嶺,碧簪玉筍之森羅,北自桂林,南盡于此。聞平樂以下,四顧皆土山,而巉厲之石,不挺于陸而藏於水矣。蓋山至此而頑,水至此而險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