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陽修集 - 80 / 544
古典散文類 / 歐陽修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歐陽修集

第80頁 / 共544頁。

其曾祖諱誼,贈光祿少卿。祖諱文化,官至都官郎中,贈刑部侍郎。父諱仲宣,官至虞部員外郎,贈工部郎中。子漸初以祖蔭補三班借職,稍遷左班殿直。天聖八年,舉進士及第,為奉禮郎,累遷太常博士,歷知芮城、河陽二縣,簽署孟州判官事,又知新鄭縣,通判涇州、慶州,知懷州,以慶歷五年三月十四日卒於官。

趙元昊寇邊,圍定川堡,大將葛懷敏發涇原兵救之。君遺懷敏書曰:「賊舉其國而來,其利不在城堡,而兵法有不得而救者,且吾軍畏法,見敵必赴而不計利害,此其所以數敗也。宜駐兵瓦亭,見利而後動。」懷敏不能用其言,遂以敗死。


  

劉渙知滄州,杖一卒,不服,渙命斬之以聞,坐專殺,降知密州。君上書為渙論直,得復知滄州。

範文正公常薦君材可以居館閣,召試,不用,遂知懷州,至期月,大治。是時,天子用範文正公與今觀文殿學士富公、武康軍節度使韓公,欲更置天下事,而權亻幸小人不便,三公皆罷去,而師魯與一時賢士多被誣枉得罪。君嘆息憂悲發憤,以謂生可厭而死可樂也,往往被酒,哀歌泣下,朋友皆竊怪之。已而以疾卒,享年五十。至和元年十有二月十三日,其子材葬君于河南府壽安縣甘泉鄉龍澗裡。其平生所為文章六十篇,皆行于世。子男四人,曰材、植、機、桴。

嗚呼!師魯常勞其智於事物,而卒蹈憂患以窮死。若子漸者,曠然不有累其心,而無所屈其志,然其壽考亦以不長。豈其所謂短長得失者,皆非此之謂歟?其所以然者,不可得而知歟?銘曰:

有韞于中不以施,一憤樂死其如歸。豈其志之將衰?不然,世果可嫉其如斯!

【尚書比部員外郎陳君墓誌銘〈至和元年〉】

故尚書比部員外郎陳君,卜以至和二年正月某日,葬于京兆府萬年縣洪固鄉神禾原。其素所知秘書丞李詡與其孤安期,謀將乞銘于廬陵歐陽修。安期曰「吾不敢。」翊曰:「我能得之。」乃相與具書幣,遣君之客賈繹,自長安走京師以請。蓋君以至和元年五月某日卒於長安,享年四十有六,其仕未達,而所為未有大見于時也。然詡節義可信之士,以詡能報君,而君能知詡,則君之為人可知也已。

君諱漢卿,字師黯,世居閬中。其先博州人,因事偽蜀為縣令,遂留家焉。其曾叔祖省華,官至諫議大夫,生堯叟、堯佐、堯咨,先後為將相。而君自曾祖而下,三世不顯。曾祖諱省恭,不仕。祖諱堯封,舉進士,為虢縣主簿;王均亂蜀,詣闕上書,獻破賊策,不報,遂退老于嵩山。父諱淵,亦舉進士,官至大理寺丞,與其兄漸所謂金龜子者,皆以文學知名。

君生一歲而孤。年十三,與其母入蜀,過鳳翔,謁其府尹,而吏少君,不為之通。君直入,伏庭下,曰:「陳某請見。」因責尹慢士,戒吏不謹。尹慚,笞吏以謝君。

君用叔祖堯咨蔭補將作監主簿,累遷大理寺丞、監沙苑監、權知渭南縣。民有兄弟爭田者,吏常直其兄,而弟訟不已。君為往視其田,辨其券書,而以田與弟。其兄謝曰:「我悔欲歸弟以田者數矣,直懼笞而不敢耳。」弟曰:「我田故多,然恥以不直訟兄,今我直矣,願以田與兄。」兄弟相持慟哭,拜而去。由是縣民有事多相持詣君,得一言以決曲直。又知登封縣,縣有惡盜十人,已謀未發,而尉方以事出,君募少年選手力夜往捕,獲之。明日召尉歸,以賊與之,曰:「得是,可以論賞。」賞未及下而尉卒。尉,河南儒者魏景山也,老而且貧。君為主其喪事,買田宅于汝州,以活其妻子。通判嘉州,治田訟三十年不決者,一日決之。秩滿,嘉人詣轉運使,乞留不得。時文丞相守成都,薦其材,而薦者十有五人。通判河中府,府有妖獄二百餘人,君方以公事之他州,提點刑獄司疑獄有冤,召君還視之,獨留其一人,余皆釋之。累遷尚書虞部員外郎,天子享明堂,推恩,遂遷比部。通判寧州,決疑獄活一家五人。

君好學,重氣節。嘗有負其錢數千萬,輒毀其券棄之。與人交,久而益篤。喜為歌詩,至于射藝、書法、醫藥,皆精妙。尤好古書奇書,每傾資購之,嘗自為錄,藏於家。其材能好尚,皆可嘉也。母曰仁壽縣太君王氏。初娶王氏,生一子,安期也;後娶又曰王氏。銘曰:


  
在蜀偽時,處昏不迷,惟陳最微。蜀亡而東,高明顯融,莫如陳宗。惟陳有聲,自其高曾,君世不興。惟興與伏,有俟如畜,其周必復。實始自君,昌其子孫,考銘有文。

【湖州長史蘇君墓誌銘〈嘉元年〉】

故湖州長史蘇君有賢妻杜氏,自君之喪,布衣蔬食,居數歲,提君之孤子,斂其平生文章,走南京,號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猶可伸于死。」其父太子太師以告于予。予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節與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誚世之君子當為國家樂育賢材者,且悲君之不幸。其妻卜以嘉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潤州丹徒縣義裡鄉檀山裡石門村,又號泣于其父曰:「吾夫屈於人間,猶可伸于地下。」於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書來乞銘以葬。

君諱舜欽,字子美。其上世居蜀,後徙開封,為開封人。自君之祖諱易簡,以文章有名,太宗時,承旨翰林為學士,參知政事,官至禮部侍郎。父諱耆,官至工部郎中、直集賢院。

君少以父蔭補大廟齋郎,調滎陽尉,非所好也,已而鎖其廳去。舉進士中第,改光祿寺主簿、知蒙城縣。丁父憂,服除,知長垣縣,遷大理評事,監在京樓店務。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