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文選 - 104 / 483
古典散文類 / 林則徐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晚清文選

第104頁 / 共483頁。

竊謂中西醫學,各有短長。中醫失于虛,西醫泥于實。中醫程其效,西醫貴其功。其外治諸方,儼扁鵲、華陀之遺意,有中國失傳而逸于西域者。有日久考驗,彌近彌精者。要其製藥精良,用器靈妙,事有考核,醫無妄人,實暗合中國古意,而遠勝於時醫,亦不必曲為諱飾矣。謂宜考諸周書,參西法,自太醫院始,一律詳加考核。內證主以中法,外證參以西醫;各省各府,各州縣鎮市之間,令殷戶集資建立醫院,考選名醫,充當院長,肄業諸生,由院中主教,考其文理通順者,方準入院學習,悉心教授,無玩無欺。先將《靈樞》、《素問》、《肉經》、《難經》熟讀博覽,仲景、思邈及唐宋四家之成法,參以西國之圖器,剖割之奇方,精益求精,不分中外。學習數載,考驗有成,酌予虛銜,給以執照方能出而濟世。無照而私自懸壺,草菅人命者,重懲不貸。有能治疑難大證,卓著神效者,報明醫院,頒發銀牌扁額,遞加虛銜頂帶,以施其功。並將治法病由,登之醫學日報。年終彙集,刊刻成書。庶庸妄者不致濫竽,高明者有以自立。醫之一道,可與良相同功矣。

○女教


  

中古女學諸書,失傳已久。自片語單文,散見六經諸子外,以班昭《女誡》為最先,劉向《列女傳》、鄭氏《女孝經》、《女訓》、《閫範》、《女范》各有發明。近世藍鹿洲采輯經史子集中為婦人法式者,謂之《女學》,頗稱詳贍。所惜者朝野上下間,拘於無才便是德之俗諺,女子獨不就學。婦工亦無專師。其賢者稍講求女紅中饋之間而已。于古人所為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者,有其名無其實。禮教之不講,政化之所由日衰也。

泰西女學與男丁並重。人生八歲,無分男女,皆須入塾,訓以讀書識字算數等事。塾規與男塾略同。有學實學者,有學師道者。學成,準在女塾教授女徒。有學仕學者,有入太學院肄業,以廣其聞見者。雖平民婦女,不必如男子之博雅淹通,亦必能通書文,明道理,守規矩,達事情。參以書數繪畫紡織烹調之事,而女工中饋附之,乃能佐子相夫,為賢內助矣。瑞士國有大書院,準女子入內習醫,如果精通,亦可給憑行道。而收生一端,關係尤重。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凡胎前產後一切要症,必須明白透澈,體恤入微。既講求婦科,即內外各科,亦可兼習也。

中國之人,生齒繁昌,心思靈巧,女范雖肅,女學多疏。誠能廣籌經費,增設女塾,參仿西法譯以華文。仍將中國諸經列傳訓誡女子之書,別類分門,因材施教,而女紅紡織書數各事繼之。富者出貲,貧者就學。由地方官吏命婦,歲月稽查,獎其勤而懲其情。美而賢者,官吏妥為擇配,以示α嘉。至于女塾章程,必須參仿泰西,整齊嚴肅,庶他日為賢女,為賢婦,為賢母,三從四德,童而習之,久而化之,紡綉精妙,書算通明,復能相子佐夫,不致虛糜坐食。愚賤皆知禮義,教化具有本原。此文武之所以化行俗美也。

至婦女裹足,合地球五大洲萬國九萬餘里,僅有中國而已。國朝功令,已加禁革,而相沿既久,俗尚未移。夫父母之愛子也,無所不至,而鍾愛女子尤甚于男兒。獨此事酷虐殘忍,殆無人理。或四五歲,或七八歲,嚴詞厲色,陵逼百端,必使骨斷筋摧,其心乃快。以為如此而後他日適人,可矜可貴。苟膚圓六寸,則戚裡咸以為羞。此種澆風,城市倍于鄉曲。世家巨室,尤而效之。人生不幸作女子身,更不幸而為中國之女子,戕賊肢體,迫束筋骸,血肉淋漓,如膺大戮,如負重疾,如覯沉災,稚年罹剝膚之凶,畢世嬰刖足之罪。氣質虛弱者,因以傷生。雖父母愛憐,而死者不可復生,斷者不可復續矣。即幸全性命,而終日需人扶掖,井臼安克操持。偶有水火盜賊之災,則步履艱難,坐以待斃,戕伐生質,以為美觀,作無益以為有益,是為誨淫之尤。苟易裹足之功,改而就學,罄十年之力,率以讀書,則天下女子之才力聰明,豈果出男子下哉!所望有轉移風化之責者,重申禁令,立限一年。已裹者姑仍其舊,而書裹足二字表其額,懸其門楣。嗣後一律禁止。故違者罪其家長。富貴者停給誥封。通飭各省,廣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讀書。其美而才者,地方官吏贈物贈匾,以獎榮之。各塾女師,如能教化賢才,卓有成效,咨請旌獎,以勸將來。一辦移間,而道一風同,利興弊去。成周之雅化,《關雎》、《麟趾》之休風,無難復見于今日矣。


  
○藏書

我朝稽古右文,尊賢禮士。車書一統,文軌大同。海內藏書之家,指不勝屈。然子孫未必能讀,戚友無由觀。或鼠齒蠢蝕,厄于水火,則私而不公也。乾隆時,特開四庫,建文宗、文匯、文瀾三閣,準海內稽古之土,就近觀覽,淹通博洽,蔚為有用之才,作人養士之心,至為優厚。而所在官吏,奉行不善。宮牆美富,深秘藏庋。寒士末由窺見。迨及寇亂氵存經,付之一炬。中興將經,每克服一省一郡,汲汲然設書局,覆書院,建書樓。官價無多,盡人可購。故海內之士,多有枕經菲史,博覽群書,堪為世用者。通商日久,西學流傳,南北洋亦復廣譯西書,以資考證。惟是窮鄉僻邑,聞見無多,疆吏亦漠不關心,置之度外。則傲僻孤陋,故我依然。然後知藏書之為益多,而廣置藏書,以資誦讀者之為功大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