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曾國藩全集 - 75 / 125
成功經驗類 / 曾國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曾國藩全集

第75頁 / 共125頁。

余意姻期果是十二月初二,則澤兒夫婦送妹先行,到湘陰辦喜事畢,即回湘鄉另覓房屋。覓妥後,寫信至金陵,鴻兒奉母並全眷回籍。若婚期改至明年,則澤兒一人回湘覓屋,家婦及四女皆隨母明年起程。

黃金堂之屋,爾母親不以為安,又有塘中溺人之事,自以另擇一處為妥。


  

余意不願在長沙住,以風俗華摩,一家不能獨儉。若另求僻靜處所,亦殊難得。不如即在金陵多位一年半載,亦無不可。

澤兒回湘,與兩叔父商,在附近二三十里,覓一合式之屋,或尚可得。星岡公昔年思在牛欄大丘起屋,即鯰魚壩蕭祠間壁也,不知果可造屋,以終先志否?又油銷裡系元台公屋,犁頭嘴系輔臣公屋,不知可買莊兌換或借住一二年否?富(土乇)際可移兌否?爾稟商兩叔,必可沒法辦成。

爾母既定於明年起程,則松生夫婦及邵小姐之位置,新年再議可也。

近奉諭旨,餘余晉駐許州。不去則屢違詔旨,又失民望;遽往則局勢不順,必無成功,焦灼之至。餘不多及。

諭紀澤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徐州

病之有無,壽之長短,盡其在我,聽其,在天,服藥鑄神,皆無益也。

字諭紀澤:爾十一日患病,十六日尚神倦頭眩,不知近已全愈否?,吾于凡事皆守「盡其在我,聽其在天」二語,即養生之道亦然。體強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體弱者,如貧人因節嗇而自全。節嗇非獨食色之性也,即讀書用心,亦宜儉約,不使太過。

余「八本匾」中,言養生以少惱怒為本。又嘗教爾胸中不宜太苦,須活潑潑地,養得一段生機,亦去惱怒之道也。既戒惱怒,又知節嗇,養生之道,已盡其在我者矣。

此外壽之長短,病之有無,一概聽其在天,不必多生委想去計較他。凡多服藥餌,求禱神抵,皆妄想也。

吾于醫藥、禱把等事,皆記星岡公之遺訓,而稍加推闡,教爾後輩。爾可常常與家中內外言之。

爾今冬若回湘,不必來徐省向,徐去金陵太遠也。

近日賊犯山東,余之調度,概咨少荃宮保處。澄、沅兩叔信附去查閲,不須寄來矣。此囑。

諭諸兒 同治四年九月三十日·徐州

養身當節嗜欲,不可好名好勝用,心太過。藥雖有利,害亦隨之。

字諭紀澤紀鴻:廿六日接紀繹排遞之稟。紀鴻舢板帶來稟件衣書,今日派夫往接矣。

澤兒肝氣痛病亦全好否?爾不應有肝鬱之症,或由元氣不足,諸病易生,身體本弱,用心太過。上次函示以節嗇之道,用心宜約,爾曾體驗否?,張文瑞公 (英)所著《聰訓齋語》,皆教子之言,其中言養身、擇友、觀玩山水花竹,純是一片太和生機,爾宜常常省覽。鴻兒身體亦單弱,亦宜常看此書。

吾教爾兄弟不在多書,但以聖祖之 《庭訓格言》(家中尚有數本)、張公之《聰訓齋語》(莫宅有之,申夫又刻於安慶)二種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以後在家則勞養花竹,出門則飽看山水,環金陵百里內外,可以遍游也。算學書切不可再看,讀他書亦以半日為率,未刻以後即宜歇息遊觀。

古人以懲忿窒慾為養生要訣。懲忿即吾前信所謂少惱怒也,窒慾即吾前信所謂知節嗇也。因好名好勝而用心太過,亦欲之類也。

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切囑。

諭紀鴻 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徐州

凡事皆有極因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懂。


  

字諭紀鴻:爾學柳帖《琅邪碑》,效其骨力則失其結構,有其開張則無其 (扌完)搏。古帖本不易學,然爾學之尚不過旬日,焉能眾美畢備,收效如此神速?,余昔學顏柳帖,臨摹動輒數百紙,猶且一無所似。余四十以前在京所作之字,骨力間架皆無可觀,余自愧而自惡之。四十八歲以後,習李北海《岳麓寺碑》,略有進境,然業歷八年之久,臨摹已過于紙。今爾用功末清一月,遂欲遽躋神妙耶?,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

以後每日習柳字百個,單日以生紙臨之,雙目以油紙摹之。臨帖宜徐,摹帖宜疾,專學其開張處。數月之後,手愈拙,字愈醜,意興愈低,所謂「困」也。因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

不特習字,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余所青爾之功課,並無多事,每日習字一百,閲《通鑒》五頁,誦熟書一千字 (或經書或古文、古詩,或八股試帖,從前讀書即為熟書,總以能背誦為上,總直高聲朗誦)三八日作一文一詩。

此課極簡,每日不過兩個時辰,即可完畢,而看、讀。寫、作四者俱全,餘則聽爾自為主張可也。

爾母欲以全家住周家口,斷不可行。周家口河道甚窄,與永豐河相似。余駐周家口亦非長局,決計全眷回湘。紀澤俟全行復元,二月初回金陵,余于初九日起程也。此囑。

諭諸兒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濟寧

體弱只宜靜養,不宜妄施攻治,養生與,治天下,皆宜順其自然。輕棄其鄉,後必受累。

字諭紀澤紀鴻:接紀澤在清江浦、金陵所發之信,舟行甚速,病亦大愈為慰。

老年來,始知聖人教益武伯問孝一節之真切。爾雖體弱多病,然只宜清淨調養,不宜賓施攻治。莊生雲,「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東坡取此二語,以為養生之法。爾熱于小學,試取「在宥」二字之訓詁體味一番,則知莊、蘇皆有順其自然之意。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