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朱自清散文 - 69 / 189
白話散文類 / 朱自清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朱自清散文

第69頁 / 共189頁。

十字堂是「佛羅倫司的西寺」,「塔斯干的國葬院」;前面是但丁的造像。密凱安傑羅 與科學家格里雷的墓都在這裡,但丁也有一座紀念碑;此外名人的墓還很多。佛羅倫司與但 丁有關係的遺蹟,除這所教堂外,在送子堂附近是他的住宅;是一所老老實實的小磚房,帶 一座方樓,據說那時闊人家都有這種方樓的。他與他的情人佩特拉齊相遇,傳說是在一座橋 旁;這個情景常見于圖畫中。這座有趣的橋,照畫看便是阿奴河上的三一橋;橋兩頭各有雕 像兩座,風光確是不壞。佩特拉齊的住宅離但丁的也不遠;她葬在一個小教堂裡,就在住宅 對面小衚衕內。這個教堂雙扉緊閉,破舊得可以,據說是終年不常開的。但丁與佩特拉齊的 屋子,現在都已作別用,不能進去,只牆上釘些紀念的木牌而已。佩特拉齊住宅牆上有一塊 木牌,專鈔但丁的詩兩行,說他遇見了一個美人,卻有些意思。還有一所教堂,據說原是但 丁寫《神曲》的地方;但書上沒有,也許是「齊東野人」之語罷。密凱安傑羅住過的屋子在 十字堂近旁,是他侄兒的住宅。現在是一所小博物院,其中兩間屋子陳列着密凱安傑羅塑的 小品,有些是名作的雛形,都奕奕有神采。在這一層上,他似乎比但丁還有幸些。

佛羅倫司著名的方場叫做官方場,據說也是歷史的和商業的中心,比威尼斯的聖馬克方 場黯淡冷落得多。東邊未周府,原是共和時代的議會,現在是市政府。要看中古時佛羅倫司 的堡子,這便是個樣子,建築彷彿銅牆鐵壁似的。門前有密凱安傑羅《大衛》(Davi d)像的翻本(原件存本地國家美術院中)。府西是著名的噴泉,雕像頗多;中間亞波羅駕 四馬,據說是一塊大理石鑿成。但死板板的沒有活氣,與旁邊有血有肉的《大衛》像一比, 便看出來了。密凱安傑羅說這座像白費大理石,也許不錯。府東是朗齊亭,原是人民會集的 地方,裡面有許多好的古雕像;其中一座像有兩個面孔,後一個是作者自己。


  

方場東邊便是烏費齊畫院(Uffizi Gal#ery)。這畫院是梅迭契家立的, 收藏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的意大利畫最多;意大利畫的精華薈萃于此,比那兒都好。喬陀, 波鐵乞利(Bot#iDcel#i,十五世紀),達文齊(十五世紀),拉飛爾(十六世 紀),密凱安傑羅,鐵沁的作品,這兒都有;波鐵乞利和鐵沁的最多。喬陀,波鐵乞利,達 文齊都是佛羅倫司派,重形綫與構圖;拉飛爾曾到佛羅倫司,也受了些影響。鐵沁是威尼斯 派,重着色。這兩個潮流是西洋畫的大別。波鐵乞利的作品如《勃裡馬未拉的寓言》,《愛 神的出生》等似乎最能代表前一派;達文齊的《送子圖》,構圖也極巧妙。鐵沁的《佛羅拉 像》和《愛神》,可以看出豐富的顏色與柔和的節奏。另有《藍色聖母像》,沙瑣費拉陀 (Sos#ofer#ato,十七世紀)所作,後來臨摹的很多;《小說月報》曾印作插 圖。古雕像以《梅迭契愛神》,《摔跤》為最:前者情韻欲流,後者精力飽滿,都是神品。 隔阿奴河有闢第(Pitti)畫院,有長廊與烏費齊相通;這條長廊架在一座橋的頂上, 裡面掛着許多畫像。闢第畫院是闢第(Luca Pitti)立的。他和梅迭契是死冤 家。可是後來擴充這個畫院的還是梅迭契家。收藏的名畫有拉飛爾的兩幅《聖母像》,《福 那利那像》與鐵沁的《馬達來那像》等。福那利那是拉飛爾的未婚妻,是他許多名作的模特 兒。鐵沁此幅和《佛羅拉像》作風相近,但金髮飄拂,節奏更要生動些。

兩個畫院中常看見女人坐在小桌旁用描花筆蘸着粉臨摹小畫像,這種小畫像是將名畫臨 摹在一塊長方的或橢圓的小紙上,裝在小玻璃框裡,作案頭清供之用。因為地方太小,只能 臨摹半身像。這也是西方一種特別的藝術,頗有些歷史。看畫院的人走過那些小桌子旁,她 們往往請你看她們的作品;遞給你擴大鏡讓你看出那是一筆不苟的。每件大約二十元上下。 她們特別拉住些太太們,也許太太們更能賞識她們的耐心些。

十字堂鄰近,許多做嵌石的鋪子。黑地嵌石的圖案或帶圖案味的花卉人物等都好;好在 顏色與光澤彼此襯托,恰到佳處。有幾塊小丑像,趣極了。但臨摹風景或圖畫的卻沒有什麼 好。無論怎麼逼真,總還隔着一層;嵌石決不能如作畫那麼靈便的。再說就使做得和畫一 般,也只是因難見巧,沒有一點新東西在內。威尼斯嵌玻璃卻不一樣。他們用玻璃小方塊嵌 成風景圖;這些玻璃塊相似而不盡相同,它們所構成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平面,而是許多顏色 的點兒。你看時會覺得每一點都觸着你,它們間的光影也極容易跟着你的角度變化;至少這 「觸着你」一層,畫是辦不到的。不過佛羅倫司所用大理石,色澤勝於玻璃多多;威尼斯人 雖會着色,究竟還趕不上。

(原載193291日《中學生》第27號)


  

羅馬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