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朱自清散文 - 79 / 189
白話散文類 / 朱自清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朱自清散文

第79頁 / 共189頁。

新博物院第一層中央是一座廳。兩道寬闊而華麗的樓梯彷彿占住了那間大屋子,但那間 屋子還是照樣地覺得大不可言。屋裡什麼都高大;迎着樓梯兩座複製的大雕像,兩邊牆上大 幅的歷史壁畫,一進門就讓人覺得萬千的氣象。德意志人的魄力,真有他們的。樓上本是雕 版陳列室,今年改作哥德展覽會。有哥德和他朋友們的像,他的畫,他的書的插圖等等。 《浮士德》的插圖最多,同一件事各人畫來趣味各別。樓下是埃及古物陳列室,大大小小的 「木乃伊」都有;小孩的也有。有些在頭部放著一塊板,板上畫着死者的面相;這是用熔蠟 畫的,畫法已失傳。這似乎是古人一件聰明的安排,讓千秋萬歲後,還能辨認他們的面影。 另有人種學博物院在別一條街上,分兩院。所藏既豐富,又多罕見的。第一院吐魯番的壁畫 最多。那些完好的真是妙莊嚴相;那些零碎的也古色古香。中國日本的東西不少,陳列得有 系統極了,中日人自己動手,怕也不過如此。第二院藏的日本的漆器與畫很好。史前的材料 都收在這院裡。有三間屋專陳列一八七一到一八九零希利曼(Heinrich Schl ieman)發掘特羅衣(Troy)城所得的遺物。

故宮在博物院洲之北,一九二一年改為博物院,分歷史的工藝的兩部分。歷史的部分都 是王族用過的公私屋子。這些屋子每間一個樣子;屋頂,牆壁,地板,顏色,陳設,各有各 的格調。但輝煌精緻,是異曲同工的。有一間屋頂作穹隆形狀,藍地金星,儼然夜天的光 景。又一間張着一大塊傘形的綢子,像在遮着太陽。又一間用了「古絡錢」紋做全室的裝 飾。壁上或畫畫,或掛畫。地板用細木頭嵌成種種花樣,光滑無比。外國的宮殿外觀常不如 中國的宏麗,但裏邊裝飾的精美,我們卻斷乎不及。故宮西頭是皇儲舊邸。一九一九年因為 國家畫院的畫擁擠不堪,便將近代的作品挪到這兒,陳列在前邊的屋子裡。大部分是印象派 表現派,也有立體派。表現派是德國自己的畫派。原始的精神,狂熱的色調,粗野模糊的構 圖,你像在大野裡大風裡大火裡。有一件立體派的雕刻,是三個人像。雖然多是些三角形, 直線,可是一個有一個的神氣,彼此還互相照應,像真會說話一般。表現派的精神現在還多 多少少存在:柏林魏坦公司六月間有所謂「民眾藝術展覽會」,出售小件用具和玩物。玩物 裡如小動物孩子頭之類,頗有些奇形怪狀,別具風趣的。還有展覽場六月間的展覽裡,有一 部是剪貼畫。用顏色紙或布拼湊成形,安排在一塊地子上,一面加上些沙子等,教人有實體 之感,一面卻故意改變形體的比例與線條的曲直,力避寫實的手法。有些現代人大約「是」 要看了這種手藝才痛快的。


  

這一回展覽裡有好些小家屋的模型,有大有小。大概造起來省錢;屋子裡空氣,光,太 陽都夠現代人用。沒有那些無用的裝飾,只看見橫豎的直線。用顏色,或用對照的顏色,教 人看一所屋子是「整個兒」,不零碎,不瑣屑。小家屋如此,「大廈」也如此。德國的建築 與荷蘭不同。他們注重實用,以簡單為美,有時候未免太樸素些。近年來柏林這種新房子造 得不少。這已不是少數藝術家的試驗而是一般人的需要了。「新西區」一帶便都是的。那一 帶住屋小而巧,裡面的裝飾乾淨利落,不顯一點板滯。「大廈」多在東頭亞歷山大場,似乎 美觀的少。有些滿用橫線,像夾沙糕,有些滿用直線,這自然說的是窗子。用直線的據說是 美國影響。但美國房屋高入雲霄,用直線合式;柏林的低多了,又向橫裡伸張,用直線便大 大地不諧和了。「大廈」之外還有「廣場」,剛纔說的展覽場便是其一。這個廣場有八座大 展覽廳,連附屬的屋子共占地十八萬二千平方英呎;空場子合計起來共占地六十五萬平方英 尺。乍走進去的時候,摸不着頭腦,彷彿連自己也會丟掉似的。建築都是新式。整個的場子 若在空中看,是一幅圖案,輕靈而不板重。德意志體育場,中央飛機場,也都是這一類新造 的廣場。前兩個在西,後一個在南,自然都在市外。此外電影院跳舞場往往得風氣之先,也 有些新式樣。如鐵他尼亞宮電影院,那台,那燈,那花樓,不是用圓,用弧線,便是用與弧 綫相近的曲綫,要的也是一個乾淨利落罷了。台上一圈兒一圈兒有些像排簫的是管風琴。管 風琴安排起來最累贅,這兒的佈置卻新鮮悅目,也許電影管風琴簡單些,才可以這麼辦。顏 色用白銀與淡黃對照,教人常常清醒。祖國舞場也是新式,但多用直線形;顏色似乎多一種 黑。這裡面有許多咖啡室。日本室便按日本式陳設,土耳其室便按土耳其式。還有萊茵室, 在壁上畫着萊茵河的風景,用好些小電燈點綴在天藍的背景上,看去略得河上的夜的意思— —自然,屋裡別處是不用燈的。還有雷電室,壁上畫着雷電的情景,用電光運轉;電射雷 鳴,與音樂應和着。愛熱閙的人都上那兒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