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舊唐書 下 - 457 / 550
歷史類 / 劉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舊唐書 下

第457頁 / 共550頁。

貞觀中,幽州都督、燕王靈夔備玄纁束帛之禮,就家迎聘,北面師之。庶人承乾在東宮,又加旌命。及至洛陽宮謁見,太宗延之升殿,賜食,擢授朝散大夫、崇賢館學士。承乾見之,問以齊氏滅亡之由緒,對曰:「齊後主悖虐無度,昵近小人。至如高阿那瑰、駱提婆、韓長鸞等,皆奴僕下才,凶險無賴,是信是使,以為心腹。誅害忠良,疏忌骨肉。窮極奢靡,剝喪黎元。所以周師臨郊,人莫為用,以至覆滅,實此之由。」承乾又問曰:「佈施營功德,有果報不?」對曰:「事佛在於清淨無慾,仁恕為心。如其貪婪無厭,驕虐是務,雖復傾財事佛,無救目前之禍。且善惡之報,若影隨形,此是儒書之言,豈徒佛經所說。是為人君父,當須仁慈;為人臣子,宜盡忠孝。仁慈忠孝,則福祚攸永;如或反此,則殃禍斯及。此理昭然,願殿下勿為憂慮。」及承乾廢黜,敕給乘傳,令歸本鄉。十九年卒。

士衡既禮學為優,當時受其業擅名于時者,唯賈公彥為最焉。


  

賈公彥,洺州永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學博士。撰《周禮義疏》五十捲、《儀禮義疏》四十捲。

子大隱,官至禮部侍郎。

時有趙州李玄植,又受《三禮》于公彥,撰《三禮音義》行于代。玄植兼習《春秋左氏傳》于王德韶,受《毛詩》于齊威,博涉漢史及老、莊諸子之說。貞觀中,累遷太子文學、弘文館直學士。高宗時,屢被召見。與道士、沙門在禦前講說經義,玄植辨論甚美,申規諷,帝深禮之。後坐事左遷汜水令,卒官。

張後胤,蘇州崑山人也。父中,有儒學,隋漢王諒出牧并州,引為博士。後胤從父在并州,以學行見稱。時高祖鎮太原,引居賓館。太宗就受《春秋左氏傳》。武德中,累除燕王諮議參軍。

貞觀中,後胤上言:「陛下昔在太原,問臣:『隋氏運終,何族當得天下?』臣奉對:『李姓必得。公家德業,天下繫心,若于此首謀,長驅關右,以圖帝業,孰不幸賴!』此實微臣早識天命。」太宗曰:「此事並記之耳。」因詔入賜宴,言及平昔,從容謂曰:「今弟子何如?」後胤對曰:「昔孔子領徒三千,達者無子男之位。臣翼贊一人,為萬乘主,計臣功逾于先聖。」太宗甚悅,賜良馬五匹,拜燕王府司馬。遷國子祭酒,轉散騎常侍。

永徽初,請致仕,加金紫光祿大夫,給賜並同職事。卒,贈禮部侍郎,陪葬昭陵。

蓋文達,冀州信都人也。博涉經史,尤明《三傳》。性方雅,美須貌,有士君子之風。刺史竇抗嘗廣集儒生,令相問難,其大儒劉焯、劉軌思、孔穎達咸在坐,文達亦參焉。既論難,皆出諸儒意表,抗大奇之,問曰:「蓋生就誰受學?」劉焯對曰:「此生岐嶷,出自天然。以多問寡,焯為師首。」抗曰:「可謂冰生於水而寒于水也。」

武德中,累授國子助教。太宗在籓,召為文學館直學士。貞觀十年,遷諫議大夫,兼弘文館學士。十三年,除國子司業。俄拜蜀王師,以王有罪,坐免。十八年,授崇賢館學士。尋卒。其宗人文懿,亦以儒業知名,當時稱為「二蓋」焉。

文懿者,貝州宋城人也。武德初,歷國子助教。時高祖別于秘書省置學,教授王公之子,時以文懿為博士。文懿嘗開講《毛詩》,發題,公卿咸萃,更相問難,文懿發揚風雅,甚得詩人之致。貞觀中,卒於國子博士。

谷那律,魏州昌樂人也。貞觀中,累補國子博士。黃門侍郎褚遂良稱為「九經庫」。尋遷諫議大夫,兼弘文館學士。嘗從太宗出獵,在途遇雨,因問:「油衣若為得不漏?」那律曰:「能以瓦為之,必不漏矣。」意欲太宗不為畋獵。太宗悅,賜帛二百段。永徽初,卒官。

蕭德言,雍州長安人,齊尚書左仆射思話玄孫也。本蘭陵人,陳亡,徙關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書。父引,陳吏部侍郎。並有名于時。德言博涉經史,尤精《春秋左氏傳》,好屬文。貞觀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館學士。

德言晚年尤篤志于學,自晝達夜,略無休倦。每欲開《五經》,必束帶盥濯,危坐對之。妻子候間請曰:「終日如是,無乃勞乎?」德言曰:「敬先聖之言,豈憚如此!」時高宗為晉王,詔德言授經講業。及升春宮,仍兼侍讀。尋以年老,請致仕,太宗不許。又遺之書曰:


  
朕歷觀前代,詳覽儒林,至于顏、閔之才,不終其壽;游、夏之德,不逮其學。惟卿幼挺珪璋,早標美譽。下帷閉戶,包括《六經》;映雪聚螢,牢籠百氏。自隋季版蕩,闍序無聞,儒道墜泥塗,《詩書》填坑穽。眷言墳典,每用傷懷。頃年已來,天下無事,方欲建禮作樂,偃武修文。卿年齒已衰,教將何恃!所冀才德猶茂,臥振高風,使濟南伏生,重在於茲日;關西孔子,故顯于當今。令問令望,何其美也!念卿疲朽,何以可言!

尋賜爵封陽縣侯。十七年,拜秘書少監。兩宮禮賜甚厚。二十三年,累表請致仕,許之。高宗嗣位,以師傅恩,加銀青光祿大夫。永徽五年,卒於家,年九十七。高宗為之輟朝,贈太常卿。文集三十捲。

曾孫至忠,自有傳。

許叔牙,潤州句容人。少精於《毛詩》、《禮記》,尤善諷詠。貞觀初,累授晉王文學兼侍讀,尋遷太常博士。升春宮,加朝散大夫,遷太子洗馬,兼崇賢館學士,仍兼侍讀。嘗撰《毛詩纂義》十捲,以進皇太子。太子賜帛百段,兼令寫本付司經局。御史大夫高智周嘗謂人曰:「凡欲言《詩》者,必須先讀此書。」貞觀二十三年卒。子子儒。

子儒,亦以學藝稱。長壽中,官至天官侍郎、弘文館學士。子儒居選部,不以藻鑒為意,委令史句直,以為腹心。注官之次,子儒但高枕而臥,時雲「句直平配」。由是補授失序,無復綱紀,道路以為口實。其所注《史記》,竟未就而終。

敬播,蒲州河東人也。貞觀初,舉進士。俄有詔詣秘書內省佐顏師古、孔穎達修《隋史》,尋授太子校書。史成,遷著作郎,兼修國史。與給事中許敬宗撰《高祖》、《太宗實錄》,自創業至于貞觀十四年,凡四十捲。奏之,賜物五百段。太宗之破高麗,名所戰六山為駐蹕,播謂人曰:「聖人者,與天地合德,山名駐蹕,此蓋以鑾輿不復更東矣。」卒如所言。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