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文選 - 145 / 483
古典散文類 / 林則徐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晚清文選

第145頁 / 共483頁。

英倫四面環海,水氣和而得中,無嚴寒亦無盛暑。然邦人士之富貴者,咸以避寒暑遠徒。一歲中恆四三月。而避暑必在新涼之後。當夫秋高日晶,天宇澄曠,去邑適野,舍業以游,西人名之曰換氣。蓋都會之中,人民稠密,居之久,則氣濁神昏而百病生。必易一地以節宣之,則氣清體健而百病卻。此于養生要術,研之頗精,意不專在避暑也。其避寒之用亦然。

癸巳七月之秒,余從西俗避暑白雷登海口。海口為巨紳豪商必至之地,以海氣養人軀體,尤善於郊垌清氣也。白雷登在倫敦西南三百餘里,乘火輪車,約熟五斗米頃,即至。邦人士營此勝區,罔惜財力,歲異月新。有穹林以翳炎陽,有幽園以栽名花,有陡入海中之新舊二堤,以待游者涵濡海氣。岸高也,則有升車以省紆繞。波平也,則有小舟以恣蕩漾。海上中下三層俱羅花木,可步可坐可納涼焉。余初來此,神氣灑然,如鳥脫樊籠而翔雲霄之表。所居高樓,俯瞰海氵唇,夜臥人靜,洪濤訇う,震耳蕩胸,滌我塵慮。少焉風止日出,波瀾不驚。西望遼,想像亞墨利加大洲,如在雲煙杳靄中,未嘗不覺宇宙之奇寬也。


  

於是攜侶扶筇,任意所之。見有駛電氣車者,夷然登之。風馳雲邁,一瞬千步。製造之功,逾于火輪。數百年後,其將行之我中國乎?俄而下車,步往長堤聽西人奏樂,披襟以當海風。或遙睇水ㄛ,而羡鷗鳥之忘機,或旁ツ釣徒,而憫眾魚之貪餌。于斯之際,蠲煩滌囂,心曠神愉。竊意世間所謂神仙者之樂,不是過也。晷移意倦,浩歌以歸。歸而倚枕高臥,亦得佳趣。夢中如游邃古之世。既覺,偶窗外,海景奇麗,皓曜萬重,恍睹金碧世界。蓋日將西匿,倒景入海也。無何,瞑色已至,秉燭朗誦杜子美詩十餘首,以暢餘氣。如是者旬餘始返。其諸所訪名蹟尚多,不盡記。

余自春初期滿未歸,覊懷傺,悄焉寡歡。今而知天與人以自得之趣,隨地可以領會,初無遐邇之別也。夫誠默體古君子素位而行之旨,將焉往而不樂哉!光緒十九年八月十三日記。

○書科爾沁忠親王大沽之敗

英吉利法蘭西以咸豐七年冬十一月攻陷廣州,執總督葉名琛,久踞不退。注謀在改約章,索償款,增商埠。自謂據城為質,必可如其所請,講解以罷也。於是總督兩廣兼通商大臣者,為侯官黃宗漢。宗漢亦承平文俗吏耳。盱衡厲色,操下如束濕薪。退駐惠州,既不激勵兵練,籌克會城,又不與英使會議立約退師事。習見通商以來,主和者例干清議,挑釁者亦膺嚴譴,舉凡馭遠綏邊暨戰守方略,惟以閉口不言塞耳不聞為能。英使額爾金久不得我要領,乃糾法美二國,駛兵船北上。


  
咸豐八年夏四月,驟至大沽海口。大沽綠營兵素不練,多忄匡怯。一見敵船驚潰。洋兵踞我南北岸炮台。直隷總督譚廷襄提督張殿元等,皆以疏防獲罪,遣戍監候有差。洋兵以大小輪船七,暨舢板船駛入河內,直薄天津。額爾金等照會內閣:此來非用兵,蓋欲修好。請面見天子訴其事。文宗特遣侍郎銜耆英諭止之。不能。耆英歸,賜死。遂命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以欽差大臣視師通州。遣大學士桂良。尚書花沙納,往議和約。英人多索償款及商埠。許之,恐傷國體,拒之,慮挑強敵。乃以兩江總督何桂清兼通商大臣。特派桂良花沙納馳赴上海,會同桂清先與英人商定稅則,再議約章。亦欲姑退之以紓近患,修戎備也。六月,英法美三國兵船退去。秋七月,王移軍海口,修築大沽北塘營壘炮台,購巨炮分佈要害,檄州縣伐大木,輸之海Й,植叢樁水底,以禦輪船。又奏請調吉林黑龍江察哈爾及蒙古兩盟馬隊。前後赴軍者,可五千騎。

九年春三月辛未朔,怡親王載垣馳赴天津,察勘海防事務。桂良等在上海與額爾金商定稅則。額爾金遣其弟卜魯士率兵船北駛,聲言將入京換約。桂良等告以大沽設防,當進自北塘。夏五月庚寅,卜魯士至攔江沙外。壬辰,遣其兵船闖入大沽海口,先覘形勢。王故羸師以張之。癸巳,洋輪十七艘駛進鷄心灘,用炸炮摧斷鐵鍊,甲午,鼓輪直進,毀我防具。皆樹紅旗催戰。直隷總督恆福派員持天津道照會,告以桂相已由上海馳還,請移馳北塘口外,靜待換約。否則,暫令換約官數人,由北塘至天津。英人標使者,不受照會,開炮擊我炮台,分遣步隊蟻傅登岸。王揮鞭上馬,督軍鏖戰。戒炮台同時開炮,沉毀數船,擊殺登岸洋兵數百,生擒二人。英領隊官傷股而。殞焉。洋輪入內河者,皆已中炮,不能駕駛。惟一艘遁至攔江沙外。是役也,英人狃于往歲海口之無備,且窺見台中炮力微弱,未知我增置大炮也,貿然輕進。迨我炮擊壞數船,洋兵相顧Ф眙,心手瞀亂,縱炮騖擊,多不能中。海潮方上,易進難退,倉卒不能出口。而我台了擊敵船,蔑不中者。是以獲捷。



贊助商連結